:::
人類學還原的原則 - 教育百科
人 | |
類 | |
學 | |
還 | |
原 | |
的 | |
原 | |
則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Prinzip der anthropologischen Reduktion, Principle of Anthropological Reducation |
作者: | 詹棟樑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類學還原的原則」的研究,可以分為兩方面: 1.從客觀文化與人的關係去研究:即從兩者的交互關係去了解,可以了解人的本質,例如從一件藝術品去了解,不但可以觀察該件藝術品創作的實際,而且也可以了解人,即創作者,了解他內在的需要,了解他的生活,尤其是要了解所要實現和完成之既定的功能。2.從人本身的工作去了解:這種了解也是一種良好的方法,即在客觀文化的範圍內,去吸收各種有關人的知識,例如從人的動機的基本結構,或人的興趣做為出發點去進行研究。這種研究的方法就符應了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所認為的「不確定本質」(nicht festgestelltes Wesen),即人本身的塑造工作尚未確定,尚有繼續發展的可能性。人類學的還原原則,在教育人類學研究中,是常被採用的原則,例如德國教育人類學家布爾諾(Otto Friedrich Bollnow)認為人類學的還原原則主要在找尋人的客觀精神,把人視為處於「生產地位」(produktive Stellung, productive position),研究時是採取「還原的引導」(Zurückführung, back to guide),把重點放在客觀精神上,這樣可以避免對人的本質,只看到發展的情況,而不了解原來的本質,而產生誤解。 人類學有其他獨立科學的研究結果做基礎,但在教育人類學的研究時,其方法必須是採用「還原的原則」,將重點還原至人的本質方面,換句話說,就是回歸到人的本質上。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人類學還原的原則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