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優動作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urhythmy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學派名。優動作是由德國學者史坦納(Rudog Steiner, 1861-1925)創立,它是一種用動作配合語音聲調的和諧韻律練習。史坦納認為這些練習可以幫助人對身體表達進入更深一層的自然感知,進而達到身體、心靈、精神與宇宙萬物的和諧統一。史坦納是一位研究人類的智慧與精神(Anthroposophy)的學者,他創立優動作主要是為了延伸他認為人可與自然、神秘現象與科學結合的論點。1912年他和舞蹈家史密斯(Lory Smith)合作研究動作與語言母音的關係,他認為語言能產生豐富的音樂性,能達到精神性的共鳴,身體動作是隨著語言的聲調而活動反應,例如子音和母音各有不同的感覺個性,如軟的、硬的、輕的、重的、長的、短的、直的、圓的等,所以可用動作來配合聲音語言的活動,構成內與外、聲音與行動一致的溝通。但優動作強調的是自然、身體與語言配合的流暢性,它不是以舞蹈表現或戲劇表現為對象,因此用為教育的功能多於舞蹈訓練的功能。從1913-1918年,史坦納曾與哥德(Goethe)、尼采(Nietzsche)及其他的詩人合作,用優動作來配合詩人之朗誦演出,1919-1923 年,他到歐洲各大城市演講及示範優動作。1925年史坦納去世後,由他的學生克林可(Else Klink)繼續發展優動作。1980年後德國對史坦納的理念及優動作再度產生研究與學習的興趣。優動作雖然對德國舞蹈界影響不大,但在二十世紀的德國身體文化發展上,卻有相當的影響力。
參照:
Marjorie Spock《Eurythmy》The Anthroposophic Press, N. Y. 1980、Karl Toepfer《Empire of Ecstasy》University of Colifornia Press, 1997.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優動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