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狼狽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láng bèi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áng bèi
解釋:
  1. 本指情勢窘迫,進退兩難。後亦比喻身心困頓疲乏。
    【例】她提著大批行李趕路,卻遇到大雨,被淋得狼狽不堪。
  2. 比喻彼此勾結,相倚為惡。
    【例】狼狽為奸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狼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áng bèi
解釋:
1.二種獸名。狽是一種似狼的動物,牠的前二足短,後二足長;而狼則前二足長,後二足短,狼與狽常相互搭駕走路或偷襲牲畜。見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一六.毛篇》。比喻彼此勾結,相倚為惡。如:「狼狽為奸」。《幼學瓊林.卷四.鳥獸類》:「猶豫多疑,喻人之不決;狼狽相倚,比人之顛連。」
2.一說狽為「跋」的訛字。狼跋指老狼前進則踩到自己下巴垂下的肉,後退則絆到自己的尾巴而跌倒。見《詩經.豳風.狼跋》。比喻情勢窘迫,進退兩難。晉.李密〈陳情表〉:「臣之進退,實為狼狽。」比喻身心困頓疲乏。如:「狼狽逃走」。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二三齣:「奴家自從婆婆死後,萬千狼狽,誰知公公病又將危。」《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朝廷大典,李大人耑要借光,不想先生病得狼狽至此。不知幾時可以勉強就道?」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狼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對應華語: 狼狽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狼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ông-puē
又音: liông-puē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落魄。形容人窮困潦倒不得志。
同義詞: 落魄
反義詞: 囂俳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狼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臺灣台語 狼狽 相關臺灣客語 狼狽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