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匐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ㄅㄠ
  • 部首外筆畫 9
  • 總筆畫 11
  • 漢語拼音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ㄆㄨˊㄈㄨˊㄕㄡˇㄗㄨˊㄈㄨˊㄉㄧˋㄆㄚˊㄒㄧㄥˊㄖㄨˊ:「ㄐㄧㄣˋㄖㄨˋㄉㄧˊㄐㄩㄣㄓㄣˋㄧㄥˊㄏㄡˋㄉㄚˋㄐㄧㄚㄧㄠˋㄅㄠˇㄔˊㄐㄧㄥˋㄆㄨˊㄈㄨˊㄑㄧㄢˊㄐㄧㄣ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匍匐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參見「匍匐」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匍匐」:

⑴ 手足伏地爬行。《說文解字.勹部》:「匐,伏地也。」《玉篇.勹部》:「匍,匍匐,……手行。」《詩經.大雅.生民》:「誕實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莊子.秋水》:「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明.馬中錫《中山狼傳》:「先生伏質就地,匍匐北進。」

⑵ 俯身伏地。《玉篇.勹部》:「匍,匍匐,伏也。」《禮記.問喪》:「孝子親死,悲哀志懣,故匍匐而哭之,若將復生。」唐.范攄《雲谿友議.卷下.金仙指》:「老僧盥嗽,雙鳩從口而出,一則能行,一則匍匐在地。」

⑶ 喻盡力。《玉篇.勹部》:「匍,匍匐,……盡力也。」《詩經.邶風.谷風》:「凡民有喪,匍匐救之。」漢.鄭玄.箋:「匍匐,言盡力也。」晉.劉琨〈答盧諶〉詩:「裹糧攜弱,匍匐星奔。」

※亦作「匍伏」、「蒲伏」、「蒲服」。

注音: ㄈㄨ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匐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