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吒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ㄋㄨˋㄏㄡˇㄖㄨˊ:「ㄓㄚˋㄋㄨˋ」。
  2. ㄋㄨㄛˊㄓㄚˋㄈㄛˊㄐㄧㄠˋㄍㄨˋㄕˋㄓㄨㄥ˙ㄉㄜㄕㄣˊㄒㄧㄢㄗㄞˋㄒㄧㄠˇㄕㄨㄛㄓㄨㄥㄧㄡˇㄓㄜˊㄍㄨˇㄖㄡˋㄏㄨㄢˊㄈㄨˋㄇㄨˇㄒㄧㄢˋㄕㄣㄨㄟˋㄈㄨˋㄇㄨˇㄕㄨㄛㄈㄚˇ˙ㄉㄜㄍㄨˋㄕˋㄏㄨㄛˋㄔㄥㄨㄟˊㄋㄨㄛˊㄓㄚˋㄙㄢㄊㄞˋㄗ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吒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à
解釋:
  1. 怒吼。
    【例】叱吒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à
解釋:
[動]
1.怒吼。如:「叱吒」。《山海經.北山經》:「有獸焉,其狀如豹而長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諸犍,善吒。」
2.痛惜。《文選.郭璞.遊仙詩七首之四》:「臨川哀年邁,撫心獨悲吒。」
3.誇大、欺誑。《後漢書.卷四九.王符傳》:「石山隱飾,金銀錯鏤,窮極麗靡,轉相誇吒。」
[副]
吃東西時口舌作聲。《禮記.曲禮上》:「毋吒食,毋齧骨。」
[名]
參見「哪吒」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怒吼。如:「叱吒」。《說文解字.口部》:「吒,噴也。叱怒也。」《山海經.北山經》:「有獸焉,其狀如豹而長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諸犍,善吒。」

2. 痛惜。《新唐書.卷一三三.列傳.王忠嗣》:「自古忠賢,工謀於國則拙於身,多矣,可勝吒哉!」晉.郭璞〈遊仙詩〉七首之四:「臨川哀年邁,撫心獨悲吒。」

3. 誇大、欺誑。《後漢書.卷四九.王充王符仲長統列傳.王符》:「石山隱飾,金銀錯鏤,窮極麗靡,轉相誇吒。」

4. 「哪吒」:神話傳說人名。佛、道教故事中之神仙。演化於小說中,有折骨肉還父母,現身為父母說法之事。或稱為「哪吒三太子」。

注音: ㄓㄚ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吒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