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右地 - 教育百科
ˋ
ˋ
  • 漢語拼音 yòu d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òu dì
解釋:
1.指西部之地。《漢書.卷七○.陳湯傳》:「後呼韓邪單于身入稱臣朝見,致支以為呼韓邪破弱降漢,不能自還,即西收右地。」唐.王維〈為王常侍祭沙陀鄯國夫人文〉:「居之右地,革其左衽。」
2.比喻要地。南朝梁.沈約〈齊謳行〉:「東秦稱右地,川隰固夷昶。」唐.權德輿〈送靈武范司空〉詩:「三公臨右地,七萃擁中堅。」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右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