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儕互動與學習 - 教育百科
同 | |
儕 | |
互 | |
動 | |
與 | |
學 | |
習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Peer Interaction and Learning |
作者: | 何縕琪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同儕互動是同學彼此透過溝通、討論,共同學習的一種方式,有別於以教師為中心的指導式教學法。 同儕互動常見於合作學習的情境中,採用此種教學方法的目的,通常要探討:(1)學生在理解與學習上的認知之進步情形,及(2)學習技巧內在化的社會情境。利用同儕互動可以促進學生與別人共同合作的態度及個人的自我調整能力。合作態度是因學生必須一起工作以確定都了解問題的答案;個人方面是指在互動過程中,每個學生都可藉由討論抒發自己的觀點。而由於在互動的情境中,個人為了了解同伴的想法,必須先察覺自己的行動然後傳達給對方,無形中增加了自我調整的頻率,也有助於提升學習的效果。 在探討小組學習中同儕互動對學習成果的效果上,魏柏(N.M. Webb)發現學習成果與學生彼此所給予的幫助之精緻化程度有關。在給予別人解釋方面,給予較精緻化的解釋(如如何解題)者與成就有正相關;而若給予非精緻化解釋(例如只說出答案但沒有加以解釋)則否。在接受別人解釋方面,她也發現接受解釋與成就並不完全有關,而接受低層次精緻化解釋或是沒有接受解釋者則與成就呈負相關。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同儕互動與學習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