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氯丹 - 教育百科
ˋ
  • 漢語拼音 lǜ dā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ǜ dān
解釋:
一種含有機氯的殺蟲劑。脂溶性高,化性穩定,在土壤中不易分解,常殘存食物上,人體吸收後易累積於脂肪組織,不易排出體外。為一疑似致癌性之毒性物質,高濃度的氯丹會導致神經系統和肝臟受損。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氯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hlordane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有機氯殺蟲劑。2, 3, 4, 5, 6, 7, 8, 8-Octachloro-3a, 4, 7, 7a-tetrahydro-4, 7-methanoindene。C10H6Cl8。1945年美國Kearns及德國Riemschneider 氏分別發現,Velsicol公司出品,工業級原體為暗褐色黏稠液體,具有臭味,純度在60-75%,近緣化合物25-40%,不溶於水,可溶於有機溶媒,在鹼性下易脫氯而成無效體,此種反應在鐵存在下更促進。對人畜毒低,急性口服半數致死量LD50白鼠457-590mg/ kg(工業級),小白鼠430mg/ kg,魚毒高。具接觸毒、胃毒及神經毒,殺蟲力因蟲之種類不同,一般說比特靈類弱,遲效性,殘效性長約2週,據日本試驗對土壤害蟲的效果在蟲必死、滴滴涕以上,但比阿特靈、飛佈達為差,適用於衛生害蟲蚊、蠅、蝨、蚤、蟑螂、螞蟻及水稻負泥蟲、猿葉蟲、椿象的驅逐。瓜類及包心菜對本劑抵抗性弱,易生藥害。不可與鹼性藥劑混合。氯丹在我國已禁止使用於農作物上。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氯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