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圇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ㄏㄨˊㄌㄨㄣˊㄨㄢˊㄓㄥˇㄓㄥˇ˙ㄍㄜㄖㄨˊ:「ㄊㄚㄏㄨˊㄌㄨㄣˊㄊㄨㄣㄐㄧㄣˋㄌㄧㄤˇ˙ㄍㄜㄅㄠ˙ㄗㄍㄢˇ˙ㄓㄜㄕㄤˋㄏㄨㄛˇㄔㄜ。」②ㄅㄧˇㄩˋㄗㄨㄛˋㄕˋㄌㄨㄥˊㄊㄨㄥˇㄏㄢˊㄏㄨˊㄖㄨˊ:「ㄓㄜˋㄕˋㄧㄠˋㄐㄧㄤˇㄑㄧㄥㄔㄨˇㄊㄚㄓㄜˋ˙ㄇㄜㄏㄨˊㄌㄨㄣˊㄉㄞˋㄍㄨㄛˋㄕㄟˊㄊㄧㄥ˙ㄉㄜㄉㄨㄥˇ?」
  2. ㄏㄨˊㄌㄨㄣˊㄊㄨㄣㄗㄠˇㄅㄧˇㄩˋㄨㄟˊㄒㄩㄝˊㄗㄨㄛˋㄕˋㄌㄨㄥˊㄊㄨㄥˇㄏㄢˊㄏㄨˊㄖㄨˊ:「ㄉㄨˊㄕㄨㄅㄧˋㄒㄩㄌㄧˋㄑㄧㄡˊㄔㄜˋㄉㄧˇㄌㄧㄠˇㄐㄧㄝˇㄅㄨˋㄎㄜˇㄏㄨˊㄌㄨㄣˊㄊㄨㄣㄗㄠ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圇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ún
解釋:
  1. →囫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ún
解釋:
參見「囫圇」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u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身體蜷縮成一團、窩成一團。
  2. [[動] ] 慢慢地伸縮。
音讀: lû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囫圇」:

 ⑴ 完整、整個。《正字通.囗部》「囫」字:「囫,《俗書刊誤》:『物完曰囫圇』,或曰與渾侖義同。」元.張可久〈沉醉東風.元氣初包混沌〉曲:「元氣初包混沌,皮囊自喜囫圇。」《西遊記》第四三回:「將這兩個和尚囫圇蒸熟,具柬去請二舅爺來,與他暖壽。」

 ⑵ 籠統含糊。《朱子語類.卷三四.述而》:「道理也是一個有條理底物事,不是囫圇一物,如老莊所謂恍惚者。」《二刻拍案驚奇》卷一:「沒得解說,只囫圇說一句『救荒無奇策』罷了。」亦作「鶻淪」。

注音: ㄌㄨㄣ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圇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