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國家重點實驗室(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徐輝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國家重點實驗室指大陸地區由國家重點投資建設和裝備的開放型實驗室。建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設想始於一九八三年。是年十月,教育部向國家計畫委員會、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和國家經濟委員會上報〔科學規劃匯報提綱〕,提出應根據科學實驗技術現代化的需要,建立開放型的國家實驗室。建議這類實驗設施的建設應列入國家重大工程建設計畫,有專門的款項保證,並從一開始就組織各有關方面(包括用戶)的專家參加論證,建立專門的管理機構以及工作體制和辦法,使之真正能發揮國家實驗室的作用。一九八四年,國家計畫委員會決定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領域內,有計畫按步驟地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衛生部、農牧漁業部所屬單位中建設一批開放型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以期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促進學科交叉滲透和人才的交流與集中,提高國家科學水準。
  一九八四至一九九○年期間,在高等學校建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有:復旦大學遺傳工程實驗室,南京大學固體微結構物理實驗室,吉林大學酶工程實驗室,中山大學超快速激光光譜實驗室,山東大學晶體材料實驗室,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實驗室,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工程實驗室,浙江大學高純硅及硅烷實驗室,西安交通大學機械結構強度與振動實驗室,武漢大學軟件工程實驗室,蘭州大學應用有機化學實驗室,北京醫科大學天然及仿生藥物實驗室,清華大學摩擦學實驗室,北京大學視覺與聽覺信息處理實驗室,天津大學內燃機燃燒學實驗室,華中理工大學激光技術實驗室,大連理工大學沿岸工程實驗室,北京大學蛋白質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實驗室,清華大學智能技術與系統實驗室,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實驗室,廈門大學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實驗室,北京農業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實驗室,武漢工業大學複合材料新技術實驗室,清華大學-吉林大學-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集成光電子學聯合實驗室,清華大學-天津大學-浙江大學-華東化工學院化學工程聯合實驗室,南京大學配位化學實驗室,同濟大學土木工程防災實驗室,成都科技大學高速水力學實驗室,華中理工大學煤燃燒實驗室,復旦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三束材料改性聯合實驗室,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動態光譜與穩定結構聯合實驗室,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生物膜與膜工程聯合實驗室,華南熱帶作物研究院-華南熱帶作物學院熱帶作物生物技術聯合實驗室,上海交通大學金屬基複合材料實驗室,浙江大學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實驗室,重慶大學機械傳動實驗室,湖南醫學院醫學遺傳學實驗室,北京大學人工微結構物理實驗室,復旦大學應用表面科學實驗室,西安交通大學動力工程多相流實驗室。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國家重點實驗室(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