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館自動化史 - 教育百科
圖 | |
書 | |
館 | |
自 | |
動 | |
化 | |
史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library automation history |
作者: | 歐陽崇榮 |
日期: | 2012年10月 |
出處: |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1936年美國德州大學使用打孔卡片協助圖書館的流通作業。到了1950年美國國會圖書館亦利用打孔卡片進行目錄製作。1960年才藉由電腦進行批次的列印書目資料作業。直到1966年美國國會圖書館完成機讀編目格式(Machine Readable Catalog,簡稱MARC),1968年推廣使用,才逐步開啟了圖書館的自動化作業。到了70年代再進展到OCLC、RLIN及WLN 等書目中心利用通訊網路提供目錄分享服務。90年代起網際網路(Internet)的興起及電子資源的快速增長與數位圖書館的發展,圖書館不但提供書目、館藏等訊息,更提供全文的服務。2000年起圖書館自動化系統進入電子資源管理與整合查詢階段,不但跨系統、跨平台更可以提供各種類型資料並做個人化資訊服務(例如:RSS)及各項延伸服務,同時亦提供與讀者互動等功能(Web2.0)。 圖書館自動化是以電腦取代人工作業方式,執行圖書館各項作業活動,初期為流通、編目、期刊管理,然後才提供公用目錄查詢等業務,至70年代末期才逐漸形成一個整合性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一個完整的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包括了編目、採訪、流通、期刊管理、公用目錄查詢及館際互借等模組。這些模組都可以取用到相同的書目記錄,所以是一個整合的系統而其整個核心即是書目記錄。除了館際互借模組是圖書館與圖書館間的作業外,其他模組皆是圖書館本身的各項作業,一般稱之為圖書館自動化五大模組。這五大模組除了公用目錄查詢是提供外部讀者使用外,其他模組的功能只是在處理圖書館內部的各項作業,主要在增加圖書館內部工作效率與產能、降低營運成本及增強內部各部門之合作。1990年到2000年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更擴充包括到電子資源管理模組(系統)及整合查詢模組(系統)。Saffafy, William (2000). The Status of Library Automation at 2000. Library Technology Reports, 36(1), 7-113.Tedd, Lucy A. (1993). An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Based Library Systems (3rd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歐陽崇榮(2000)。圖書館自動化系統評估模式之建立與應用。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桃園縣。 |
|
參考資料: Saffafy, William (2000). The Status of Library Automation at 2000. Library Technology Reports, 36(1), 7-113.Tedd, Lucy A. (1993). An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Based Library Systems (3rd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歐陽崇榮(2000)。圖書館自動化系統評估模式之建立與應用。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桃園縣。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圖書館自動化史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