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椑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ㄇㄨˋ
  • 部首外筆畫 8
  • 總筆畫 12
  • 漢語拼音 bēipí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ēi
解釋:
參見「椑柿」條。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橢圓形的盛酒器。《說文解字.木部》:「椑,圜榼也。」《漢書.卷六一.張騫傳》「以其頭為飲器」句下唐.顏師古.注:「椑榼,即今之偏榼,所以盛酒耳,非用飲者也。」
2.斧柄。《玉篇.木部》:「椑,齊人謂斧柯為椑。」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ㄆㄧˊ

1. 橢圓形之盛酒器。《說文解字.木部》:「椑,圜榼也。」《漢書.卷六一.張騫李廣利傳.張騫》:「以其頭為飲器。」唐.顏師古.注:「椑榼,即今之偏榼,所以盛酒耳,非用飲者也。」

2. 斧柄。澤存堂本《玉篇.木部》:「椑,齊人謂斧柯為椑。」

㈡ㄅㄟ

「椑柿」:植物名。油柿別名。柿樹科,柿樹屬。葉較柿為小,闊卵形以至披針形,小枝及葉柄密生短柔毛。果實金黃色,可供食用或製傘、取澀等用途。亦稱為「油柿」。

注音: ㈠ㄆㄧˊ ㈡ㄅㄟ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椑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