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坑客透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K´êng K´ê T´ou
作者: 霍德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 佬族民間舞蹈。流行於貴州省的水城、大方、貞豐、安順、平 、遵義等地 佬族聚居區。《坑客透》為仡佬語,漢譯為《酒禮舞》。通常在婚宴時必跳此舞,以示慶賀助興。婚禮期間,親友們紛紛挑來糯米酒,作為禮品置放在院內,每個酒罈中插入數支約六十厘米長的粽葉莖,莖下端劃成十字以短篾片將其撐開,以備請客人隨時隨意就莖吸飲。古人謂此為「咂酒」。這是 佬族的傳統風俗,酒後眾人邊歌邊舞。舞時,男女不拘,人數不限。領舞者帶領眾人手拉手,圍成圓圈,逆時針方向進行。時而向圓圈中心舞跳,時而又跳回原位。男舞者手執盛酒用的竹筒做為道具來回揮舞,女舞者手拈花帕前後甩動。領舞者同時領唱,眾人唱和,氣氛熱烈。動作樸素,特點是順手順腳,屈膝向右頂胯。主要步法有:〈跺腳邁步〉、〈橫踮步〉等。舞蹈情緒歡快,無樂器伴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坑客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