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咖啡 - 教育百科
  • 漢語拼音 kā fēi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ā fēi
解釋:
  1. 植物名。茜草科咖啡樹屬,陰光性常綠灌木。原產於東非阿比西尼亞,現多栽培於熱帶地區。高約四至六公尺,花為白色。核果為橢圓形,成熟時呈黃紅色或紫紅色,果實內含有兩顆種子。種子為咖啡原料,焙乾後研成細末可沖泡為飲料,有興奮神經的效果。§英coffee
    【例】很多人常仰賴咖啡提神,然而不宜過量,以免傷身。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咖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ā fēi
解釋:
植物名。為英語coffee的音譯。茜草科咖啡樹屬,耐陰性常綠灌木。原產東非衣索比亞,現多栽培於熱帶地區。高四至六公尺,側枝對生或輪生;葉對生,卵狀披針形。聚繖花序簇生葉腋。花白色。核果橢圓形,成熟時黃紅色或紫紅色,內含兩顆種子。種子為咖啡原料,焙乾後研成細末可沖泡為飲料,有健胃及興奮神經之效。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咖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咖啡
英文名: Coffea arabica
描述:
小喬木或大灌木,高5-8公尺;分枝扁平至近圓筒狀,無毛。葉柄8-15公釐,無毛;葉片在乾燥時呈薄革質,橢圓形、長橢圓形或偶爾為卵披針形,(2-)6-14(-220×3.5-5(-8.5)公分,兩面無毛,葉基楔形至鈍或鮮少圓形,邊緣有時凹凸波狀,先端漸尖,頂端通常10-15公釐;次級脈7-10(-13)對,托葉呈寬三角形,3-8(-12)公釐,至少在最嫩的枝條有刺。每個葉腋有1到數個聚繖花序,每個聚繖花序為近球狀到簇狀,(1或)2-5朵小花,無柄到花序梗達4公釐;苞片杯狀,1-2公釐;花梗至2公釐。花萼無毛;子房橢圓形,1-3公釐;檐部截形至波狀或齒狀,0.2-1公釐。花冠白色,漏斗狀,外面無毛;裂片(4或)5(或6),匙狀橢圓形,9-20公釐,鈍。核果紅色,橢圓形至近球形,11-16 x 9-14公釐,在乾燥後光滑或有時無毛。
分布:
原產於非洲東部(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全世界分布,也分布於中國(福建、廣東、廣西、貴州、海南、四川、雲南)、台灣。
作者: 紀瑋婷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對應華語: 咖啡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咖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a-pi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木本植物。常綠喬木。原產於東非阿比西尼亞,現多栽培於熱帶地區。高約四至六公尺,花白色。核果橢圓形,成熟時呈黃紅色或紫紅色,內含兩顆種子,即為咖啡豆,處理後再經烘焙並研磨成咖啡粉,可沖泡為飲料,有興奮神經之效,是一種流行的現代飲品。源自英語。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咖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臺灣台語 咖啡 相關臺灣客語 咖啡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