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培里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erry,Ralph Barton
作者: 林萬義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培里(1876~1957)出生於美國蒙塔納州泡特突尼地方(Poultney, Vt.),他是位教育家和哲學家。以美國實用主義(pragmatism)哲學新實在主義(new realism)學派創始人而聞名。
  培里在進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獲得文學學士學位之前,曾在費城(Philadelphia)的私立中學就讀,他一八九六年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學位後,即進入哈佛大學攻讀,於一八九七年獲得文學碩士學位,二年後,再得哈佛大學的哲學博士學位。一八九九年培里應設在麻州的威廉斯學院(Williams College)之聘為講師,主講哲學起,從事他的教學生涯,長達五十年之久。然後他轉任麻州諾斯安普頓(Northampton, Mass.)的司密斯學院(Smith College)講授哲學,為時很短。培里在一九○二年應哈佛大學之聘,主講哲學課程以迄一九四六年,榮退教職為止。一九一三年他升為正教授(a full professor),一九三○年成為「帕爾斯哲學講座教授」(Edgar Pierce Professor of philosophy)。一九四六年他從哈佛大學退休後,又應格拉斯葛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之聘,擔任「基福得講座」(Gifford lectures)三年(1946~1948)。
  培里深受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學說的影響。他所創導的新實在主義派之理論,旨在精煉及發展詹姆斯的實用主義之觀點。培里一九五七年元月逝世於麻薩諸塞州劍橋,享年八十一歲。
  培里曾主編詹姆斯的作品,並有一系列的論著,其中〔威廉詹姆斯之思想及性格〕(The Thought and Character of William James, 1936)一書曾獲得美國普立茲獎(a Pulitzer Prize),另有〔獨立的實在論〕(Realistic Theory of Independence, 1912)、〔目前的理想衝突〕(The Present Conflict of Ideals, 1918)、〔價值論〕(General Theory of Value, 1926)、〔清教主義和民主〕(Puritanism and Democracy, 1944)、〔價值領域〕(Realms of Value, 1954)、〔目前哲學意向〕(Present Philosophical Tendencies, 1925)、〔過去不久的哲學〕(Philosophy of the Recent Past, 1860)、〔我方為是〕(Our ide Is Right, 1842)、〔公民裁決〕(The Citizen Decides, 1951)等書。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培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