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茸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ㄒㄧˋㄖㄡˊ˙ㄉㄜㄖㄨˊ:「ㄖㄨㄥˊㄇㄠˊ」、「ㄇㄠˊㄖㄨㄥˊㄖㄨㄥˊ」。
  2. ㄘㄠˇㄇㄨˋㄔㄨㄕㄥㄕˊㄒㄧˋㄖㄡˊ˙ㄉㄜㄇㄧㄠˊㄖㄨˊ:「ㄒㄧㄣㄖㄨㄥˊ」、「ㄕㄣㄖㄨㄥˊ」。
  3. 鹿ㄌㄨˋㄖㄨㄥˊㄔㄨㄕㄥ˙ㄉㄜ鹿ㄌㄨˋㄐㄧㄠˇ鹿ㄌㄨˋㄐㄧㄠˇㄗㄞˋㄨㄟˋㄈㄚㄩˋㄨㄢˊㄔㄥˊㄑㄧㄢˊㄐㄧㄠˋㄨㄟˊㄖㄡˊㄖㄨㄢˇㄕㄤˋㄇㄧㄢˋㄈㄨˋㄍㄞˋ˙ㄓㄜㄇㄧˋㄅㄨˋㄒㄧㄝˇㄍㄨㄢˇ˙ㄉㄜㄆㄧˊㄈㄨㄔㄤˊ˙ㄓㄜㄊㄧㄢㄜˊㄖㄨㄥˊㄅㄢ˙ㄉㄜㄒㄧˋㄇㄠˊㄍㄨˋㄔㄥㄨㄟˊ鹿ㄌㄨˋㄖㄨㄥˊ」。ㄕˋㄧˋㄓㄨㄥˇㄓㄣㄍㄨㄟˋ˙ㄉㄜㄓㄨㄥㄧㄠˋㄘㄞˊㄓㄨㄥㄩㄥˋㄗㄨㄛˋㄅㄨˇㄑㄧㄤˊㄓㄨㄤˋㄐㄧˋㄉㄨㄟˋㄊㄧˇㄓˊㄒㄩㄖㄨㄛˋㄐㄧㄥㄕㄣˊㄕㄨㄞㄖㄨㄛˋㄉㄥˇㄧㄡˇㄌㄧㄠˊㄒㄧㄠˋㄖㄨˊ:「鹿ㄌㄨˋㄖㄨㄥˊㄑㄧㄝㄆㄧㄢˋㄏㄡˋㄌㄧㄢˋㄓˋㄈㄤㄈㄚˇ˙ㄉㄜㄅㄨˋㄊㄨㄥˊㄎㄜˇㄈㄣㄨㄟˊㄒㄧㄝˇㄆㄧㄢˋㄏㄢˋㄈㄣˇㄆㄧㄢˋㄌㄧㄤˇㄓㄨㄥ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茸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róng
解釋:
  1. 草木初生時細柔的苗。
    【例】新茸、深茸
  2. 細柔的。
    【例】茸毛
  3. 繡線。通「絨」。
    【例】繡茸
  4. →鹿茸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róng
解釋:
[形]
1.草木初生時細柔的樣子。《說文解字.艸部》:「茸,艸茸茸貌。」
2.散亂不整齊。唐.李商隱〈李肱所遺畫松詩書兩紙得四十韻〉:「旖旎狐裘茸,鄒顛蓐髮軟。」
[名]
1.草木初生時的嫩苗。唐.韓愈、孟郊〈有所思聯句〉:「臺鏡晦舊暉,庭草滋深茸。」
2.鹿茸的簡稱。因初生的鹿被有細短的毛,所以稱為「鹿茸」。宋.黃庭堅〈夏日夢伯兄寄江南〉詩:「河天月暈魚生子,槲夜風微鹿養茸。」
3.鳥獸細柔的毛。宋.蘇軾〈正月一日雪中過淮謁客回作〉詩二首之一:「水崖落屐齒,風葉亂裘茸。」
4.繡線。通「絨」。明.高啟〈效香奩〉詩二首之一:「青瑣初空別恨長,繡茸留得唾痕香。」
注音:
漢語拼音: rǒng
解釋:
[動]
推入、推致。《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而僕又茸以蠶室,重為天下觀笑。」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jiông/liô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