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瑪如堤,瑞娜 - 教育百科
瑪 | |
如 | |
堤 | |
, | |
瑞 | |
娜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Maruti, Retno |
作者: | 戴雅雯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爪哇編舞家,作品中各式各樣的表演元素、舞蹈動作、歌曲和音樂都是根源於蘇拉卡塔(Surakarta)宮廷舞。經由新的手法和異常風格化的處理後,將既存的諸多舞蹈形式自由混合起來,改變了她得自傳統舞蹈的東西。幾乎在她所有的作品中都使用口述,所編的主題,不是只用女性舞者的巴達亞「bedhaya」形式,就是舞劇中採用唱歌或口頭對話。《Palqunadi》(1978)和《Sekar Pembayun》(1979)使用歌唱對話;而《Cptoning》(1981)和《Kongso Dewa》(1987)則使用口頭對話;這些舞劇同時會有男舞者和女舞者。瑪如堤使用適合今日爪哇女性的既有習性來做為創作過程的依據,所以很多印尼人並不認為她的作品有所改變,而是一種傳統的延續。她巧妙的結合了兼具教育與娛樂的各種爪哇表演元素,她的作品特徵在於其呈現優雅的手法深入探索內在情感。優雅 ── 素養 ── 美麗三者結合的高雅,在爪哇舞蹈中極其重要,因此即使要殺死一個敵人,也要以很高雅的方式。她曾被政府婦女部部長選為表演藝術印尼女性的代表。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瑪如堤,瑞娜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