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舌尖現象 - 教育百科
舌 | |
尖 | |
現 | |
象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Tip-of-Tongue Phenomenon |
作者: | 陳聰文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舌尖現象是指對於某些特定姓名、名稱或單字等雖確定知道,但一時之間卻無法想起,猶如這些事物躍躍欲出,在舌尖上滾了一下,又縮了回去的現象。 舌尖現象與記憶有密切關係。當個人在接受外界刺激時,會將其轉換成另一種抽象形式,以便在記憶中貯存備用,此歷程稱為編碼(encoding)。其次,將經過編碼的訊息依記憶類別作長期或短期的貯存(storage)。最後是檢索(retrieval),必要時將貯存在記憶中的訊息,再經過心理運作的解碼(decoding)過程,使其還原為本來形式,而實際應用。 個體在對人名、物名及文字編碼時,同時將之編成形碼、聲碼、意碼;並將其置於長期記憶中的不同部位貯存。當原刺激物出現時,在檢索過程中或解碼很順利,三種代碼一起呈現則反應不致有誤。若只能解出形碼與意碼,則無法說出正確的聲碼,而形成舌尖現象。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舌尖現象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