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吳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ㄍㄨˇㄍㄨㄛˊㄇㄧㄥˊ
  2. ㄉㄚˋㄌㄨˋㄉㄧˋㄑㄩㄐㄧㄤㄙㄨㄕㄥˇ˙ㄉㄜㄐㄧㄢˇㄔㄥ
  3. ㄒㄧ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古國名。周代諸侯國。泰伯封於吳地,故址在今江蘇省無錫縣。傳到夫差,為越王句踐所滅。
  2. 朝代名:(1) (西元229∼280)三國之一。為孫權所建,建都建業,國號吳,與魏、蜀並稱三國。故址據有今江、浙、湘、鄂、閩、粵、安南等地。後為晉朝所滅。歷史上稱為「孫吳」。 (2) (西元902∼937)五代時十國之一。楊行密所建。故址據有今淮南、江西等地。後為南唐徐知誥所篡。
  3.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大聲說話、喧譁。《說文解字.夨部》:「吳,大言也。」清.段玉裁.注:「大言即謂譁也。」《詩經.魯頌.泮水》:「烝烝皇皇,不吳不揚。」
[名]
1.國名。周代諸侯國。泰伯封於吳地,故址在今江蘇省無錫縣。傳到夫差,為越王句踐所滅。
2.朝代名:(1)(西元222~280)三國之一。三國時期孫權所建。故址據有江、浙、湘、鄂、閩、粵、安南等地。後為晉朝所滅。(2)(西元902~937)十國之一。五代時期楊行密所建。故址據有淮南、江西等地。後為南唐徐知誥所篡。
3.地名。即蘇州。又江蘇省春秋時為吳國地,故也稱為「吳」。
4.姓。如清代有吳敬梓。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ngôo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解釋:
音讀: Ngôo
屬性: 附-百家姓
解釋:
  1. 附錄-百家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大聲說話、喧譁。段注本《說文解字.夨部》:「吳,大言也。从夨、口。」清.段玉裁.注:「大言即謂譁也。」《詩經.魯頌.泮水》:「烝烝皇皇,不吳不揚。」漢.鄭玄.箋:「吳,譁也。」

2. 大。漢.揚雄《方言》卷一三:「吳,大也。」《楚辭.屈原.九章.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漢.王逸.注:「士卒齊舉大櫂而擊水波。」

3. 國名。周代諸侯國。太伯封於吳地,故址在今江蘇省無錫縣。傳至夫差,為越王句踐所滅。

4. 朝代名:

⑴ (西元222~280)三國之一。三國時,孫權所建。故址據有江、浙、湘、鄂、閩、粵、安南等地。後為晉朝所滅。

⑵ (西元902~937)十國之一。五代時,楊行密所建。故址據有淮南、江西等地。後為南唐徐知誥所篡。

5. 地名:

⑴ 泛指中國大陸東南一帶。

⑵ 江蘇省春秋時為吳國地,故亦稱為「吳」。

⑶ 指蘇州。

6. 姓。如清代有吳敬梓。

注音: ㄨ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吳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臺灣台語 相關臺灣客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