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媼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ǎo
解釋:
  1. 老婦。
    【例】媼嫗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ǎo
解釋:
[名]
1.老婦。《說文解字.女部》:「媼,女老偁也。」《戰國策.趙策四》:「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賢于長安君。」《北史.卷四三.邢巒傳》:「及代,吏人父老及媼嫗皆遠相攀追,號泣不絕。」
2.稱謂。母親。《廣雅疏證.卷六下.釋親》:「媼,母也。」《韓非子.外儲說右上》:「薄疑歸言之媼也,曰:『衛君之愛疑奚與媼?』媼曰:『不如吾愛子也!』」
3.婦人的通稱。《史記.卷一一一.衛將軍傳》:「其父鄭季,為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侯妾衛媼通,生青。」唐.司馬貞.索隱:「媼,婦人老少通稱。」
4.地神。明.張自烈《正字通.女部》:「媼,地神曰媼。」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老婦。《說文解字.女部》:「媼,女老偁也。」《戰國策.趙策四》:「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後,賢於長安君。」宋.趙令畤《侯鯖錄》卷七:「東坡老人在昌化嘗負大瓢,行歌於田間,有老婦年七十,謂坡云:『內翰昔日富貴一場春夢』,坡然之,裡人呼此媼為『春夢婆』。」

2. 指母親。《廣雅疏證.卷六下.釋親》:「媼,母也。」《韓非子.外儲說右上》:「薄疑歸言之媼也,曰:『衛君之愛疑奚與媼?』媼曰:『不如吾愛子也!』」

3. 婦人之通稱。《史記.卷一一一.衛將軍驃騎列傳.衛將軍》:「其父鄭季,為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侯妾衛媼通,生青。」唐.司馬貞.索隱:「媼,婦人老少通稱。」《喻世明言.卷五.窮馬週遭際賣媼》:「平日見王媼是個俏麗孤孀,閒時倚門靠壁,不三不四,輕嘴薄舌的狂言挑撥。」

4. 地神。《正字通.女部》:「媼,地神曰媼。」《漢書.卷二二.禮樂志》:「后土富媼,昭明三光。」

注音: ㄠ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媼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