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蘊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ㄏㄢˊㄘㄤˊㄖㄨˊ:「ㄩㄣˋㄏㄢˊ」、「ㄩㄣˋㄘㄤ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蘊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ùn
解釋:
  1. 積聚、包含。
    【例】蘊含、蘊藏
  2. 事理精奧的地方。
    【例】精蘊、底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ùn
解釋:
[動]
1.積聚。如:「這座山蘊藏豐富的資源。」《左傳.昭公十年》:「蘊利生孽,姑使無蘊乎?」
2.包含。如:「蘊含」。唐.李白〈化城寺大鐘銘〉:「少蘊才略,壯而有成。」
[名]
1.事理精奧之處。如:「精蘊」、「底蘊」。《清史稿.卷九四.樂志一》:「奧義微機,莫探其蘊。」
2.亂麻、枯草。《韓詩外傳》卷七:「今令姑呼汝,即束蘊,請火去婦之家。」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ù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積聚。如:「這座山蘊藏豐富的資源。」《詩經.檜風.素冠》:「我心蘊結兮,聊與子如一兮。」《左傳.昭公十年》:「蘊利生孽,姑使無蘊乎?」

2. 包含。如:「蘊含」。《梁書.卷二.武帝本紀中》:「若懷寶迷邦,蘊奇待價,蓄響藏真,不求聞達,並依名騰奏,罔或遺隱。」唐.李白〈化城寺大鐘銘〉:「少蘊才略,壯而有成。」

3. 事理深奧之處。如:「精蘊」。《新唐書.卷九七.列傳.魏徵》:「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盡底蘊無所隱,凡二百餘奏,無不剴切當帝心者。」《清史稿.卷九四.樂志一》:「奧義微機,莫探其蘊。」

4. 亂麻、枯草。《韓詩外傳》卷七:「今令姑呼汝,即束蘊,請火去婦之家。」

5. 尊崇。漢.揚雄《方言》卷一二:「蘊,崇也。謂尊崇而加策命也。蘊與韞同。」南朝梁.任昉〈百辟勸進牋〉:「近以朝命蘊策,冒奏丹誠。」

6. 悶熱。通「熅」。《詩經.大雅.雲漢》:「旱既大甚,蘊隆蟲蟲。」唐.陸德明.釋文:「蘊,本又作熅。」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屯部》:「薀,假借為熅。」

7. 佛家語,梵文skandha的意譯,指類別,對一切有為法的概括和分類。南朝宋.從義《天台三大部補注》卷一三:「諸有為法和合聚義是蘊義。」

注音: ㄩㄣ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蘊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