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圖書館彈性式布置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ree-Form Library Layout
作者: 廖又生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圖書館彈性式布置,正與傳統固定式布置(Fixed Layout)相對,指圖書館內部空間的安排能將人員、工作與閱讀生動結合起來的一種自由形式之聚集(Free-Form Clustering)的布置模式,準此,圖書館實體配備,諸如天花板、牆壁、地板、家具、各種器物等都需在布置上謀求親和性(Accessible)及舒適性(Comfortable),以使整館與周遭環境可維持和諧平衡的動線關係。
  圖書館是民眾終身教育的場所、今日的讀者資訊需求亟為迫切,故使館員的工作負荷日趨加重,所以晚近圖書館館舍建築常用模組式計畫(Modular Plan),內部空間配置則採彈性式布置方式,藉資力求符合人體工學(Ergonomics)的原則;隨圖書館宗旨不同、環境互異,各館若能擺脫固定式布置的老套,善用彈性式布置,那麼圖書館定會變得有用、好用,不僅圖書館員工作效率能提升,而且也會使讀者感到親切(User Friendly)。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圖書館彈性式布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