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中國福利會幼兒園(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王厥軒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中國福利會幼兒園於一九四九年七月由宋慶齡在上海創辦。初期為嬰兒托所(收托五十六天至二足歲嬰兒四十名)和托兒所(收托二至六歲幼兒二百名)。一九五三年托兒所改為幼兒園(收三至七歲幼兒),收托對象為幹部、軍人、烈屬、勞動模範、殘疾人和國際友人的子女。幼兒園占地八.九畝,建築面積三千一百二十平方公尺,綠化面積四千七百一十平方公尺,有教職工七十四人。中國福利會幼兒園歷任園長為沈粹貞、陳善明、王令望、龔麗莉。
  宋慶齡生前多次來園視導衛生和兒童營養,與教師共同研討教育問題,並聘請美國專家耿麗淑女士為幼兒園顧問。一九五○年代,該園提倡精心安排孩子的生活制度,精心護理,注意幼兒營養,進行「三浴」鍛鍊(日光、空氣和冷水沖淋),增強孩子抵抗力。組織孩子開展種植、飼養、繪畫等活動,培植孩子互相友愛、關心他人之情操,及自我服務和熱愛勞動之習慣。至一九八○至一九九○年代,孩子大多為獨生子女,幼兒園注重孩子個性健康發展,讓孩子從小玩電子計算機、電子琴、繪畫、唱歌、說英語、下棋等,在班級裡設置娃娃角、美工角、自然角、音樂角等,培養興趣與愛好。幼兒園還組織孩子到動物園、郊區田野、飛機場、氣象臺參觀,發展他們的觀察力、注意力、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該園積長期之經驗,出版[我們是怎樣培養祖國花朵的]一書,宋慶齡在該書的序言中說:「點滴經驗是幼兒園工作人員辛勤勞動的結晶」,「幼兒教育事業是培養人的工作,不是侍候人的工作。」
  中國福利會幼兒園創辦迄今已培養六千多名畢業生。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中國福利會幼兒園(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