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稚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ㄧㄡˋㄒㄧㄠˇㄖㄨˊ:「ㄓˋㄗˇ」、「ㄊㄨㄥˊㄓˋ」、「ㄓˋㄦˊ」、「ㄧㄡˋㄓˋㄩㄢˊ」。
  2. ㄅㄨˋㄔㄥˊㄕㄡˊ˙ㄉㄜㄒㄧㄤˋㄒㄧㄠˇㄏㄞˊㄧˋㄅㄢ˙ㄉㄜㄖㄨˊ:「ㄧㄡˋㄓˋ」、「ㄓˋㄑㄧˋ」、「ㄓˋㄋㄣ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稚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ì
解釋:
  1. 孩童、幼童。
    【例】稚兒、童稚
  2. 不成熟的。
    【例】稚氣、幼稚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ì
解釋:
[形]
幼小、不成熟。如:「稚氣」、「幼稚」。《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僮僕歡迎,稚子候門。」
[名]
孩童、幼童。《孟子.滕文公上》:「使老稚轉乎溝壑。」唐.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詩:「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幼禾。《說文解字.禾部》:「稚,幼禾也。」清.段玉裁.注:「引申為凡幼之稱。今字作稚。」

2. 幼小、不成熟。《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后》:「妾誇布服糲食,加以幼稚愚惑,不明義理,幸得免離茅屋之下,備後宮埽除。」晉.陶淵明〈歸去來辭〉:「僮僕歡迎,稚子候門。」

3. 物體細小。《廣韻.去聲.至韻》:「稚,亦小也。」魏.酈道元《水經注.卷六.汾水》:「泉源導於南麓之下,蓋稚水濛流耳。」《通典.卷九.食貨.錢弊下》:「稚錢五銖,徑一分半,重四銖,文曰五銖,源出於五銖,但狹小,東境謂之稚錢。」

4. 孩童、幼童。《孟子.滕文公上》:「使老稚轉乎溝壑。」唐.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詩:「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5. 姓。《廣韻.至韻》:「稚,姓。《史記》云:『湯後,因國為姓。』」《通志.卷二八.氏族略四》:「稚氏,子姓。《姓纂》云:商後。見《史記》。」

注音: ㄓ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稚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