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勞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ㄌㄧˋ
  • 部首外筆畫 10
  • 總筆畫 12
  • 漢語拼音 [一]láo[二]lào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ㄑㄧㄣˊㄎㄨˇㄒㄧㄣㄎㄨˇㄖㄨˊ:「ㄑㄧㄣˊㄌㄠˊ」、「ㄒㄧㄣㄌㄠˊ」、「ㄆㄧˊㄌㄠˊ」、「ㄖㄣˋㄌㄠˊㄖㄣˋㄩㄢˋ」、「ㄓㄡㄔㄜㄌㄠˊㄉㄨㄣˋ」、「ㄅㄨˋㄌㄠˊㄦˊㄏㄨㄛˋ」。
  2. ㄑㄧㄥˇㄖㄣˊㄅㄤㄇㄤˊ˙ㄉㄜㄎㄜˋㄊㄠˋㄏㄨㄚˋㄖㄨˊ:「ㄌㄠˊㄐㄧㄚˋ」、「ㄆㄧㄢㄌㄠˊ」、「ㄌㄠˊㄈㄢˊ」、「ㄌㄠˊㄅㄨˋ」、「ㄓㄜˋㄕˋㄧㄡˇㄌㄠˊㄋㄧˇㄉㄨㄛㄈㄟˋㄕㄣˊ˙ㄌㄜ。」
  3. ㄕˋㄍㄨㄥㄍㄨㄥㄐㄧㄖㄨˊ:「ㄍㄨㄥㄌㄠˊ」、「ㄌㄠˊㄐㄧ」、「ㄏㄢˋㄇㄚˇㄌㄠˊ」。
  4. ㄌㄠˊㄉㄨㄥˋㄓㄜˇㄖㄨˊ:「ㄌㄠˊㄍㄨㄥ」、「ㄌㄠˊㄐㄧㄈㄚˇ」、「ㄌㄠˊㄐㄧㄡㄈㄣ」。
注音:
解釋:

2. ㄨㄟˋㄇㄧㄢˇㄖㄨˊ:「ㄨㄟˋㄌㄠˋ」、「ㄌㄠˋㄐㄩㄣ」。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勞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áo
解釋:
  1. 辛勤、努力做事。
    【例】勤勞、操勞、不勞而獲
  2. 煩擾。為請人幫忙的客套話。
    【例】偏勞、勞駕、勞煩
  3. 辛苦、疲累。
    【例】旅途勞頓、積勞成疾、吃苦耐勞
  4. 成績、功勛。
    【例】功勞、汗馬之勞
  5. 勞動者的簡稱。
    【例】勞資關係、勞資雙方、勞資糾紛
  6. 姓。
注音:
漢語拼音: lào
解釋:
  1. 慰問。
    【例】慰勞、勞軍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áo
解釋:
[動]
1.辛勤、努力做事。如:「勞動」、「操勞」、「不勞而獲」。《國語.越語下》:「未盛而驕,不勞而矜其功。」
2.煩擾,為請人幫忙的客套話。如:「勞煩」、「勞駕」、「偏勞」。
[名]
1.成績、功勛。如:「功勞」、「汗馬之勞」。《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
2.辛苦、疲累。如:「積勞成疾」、「吃苦耐勞」。《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以逸擊勞,取勝之道也。」
3.勞動者的簡稱。如:「勞資關係」、「勞資雙方」、「勞資糾紛」。
4.姓。如漢代有勞丙。
[形]
辛勤、疲倦。如:「勤勞」、「疲勞」。
注音:
漢語拼音: lào
解釋:
[動]
慰問。如:「慰勞」、「勞軍」。《儀禮.覲禮》:「北面立,王勞之,再拜稽首。」宋.張舜民〈打麥〉詩:「曲終厭飫勞童僕,豈信田家未入脣。」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辛勤、努力做事。
  2. [[名] ] 事情的成效。
  3. [[形] ] 辛苦、疲累。
  4. [[名] ] 為人工作的勞動者。
音讀: lóo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