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合掌 - 教育百科
ˊ
ˇ
  • 漢語拼音 hé zhǎ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é zhǎng
解釋:
  1. 兩掌在胸前對合,用以表示尊敬的一種禮儀形式。
    【例】父母合掌跪在祖先牌位前虔誠祝禱。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合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關連字詞
相似詞: 合十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é zhǎng
解釋:
1.一種佛教儀式,兩掌相合以表示尊敬。《儒林外史》第三八回:「老和尚合掌道:『居士到成都尋著了尊大人,定必寄個信與貧僧。』」《紅樓夢》第三四回:「王夫人一聞此言,便合掌念聲『阿彌陀佛!』」也作「合十」、「合手」。
2.詩文中對偶意義相同的詞句。明.謝榛《四溟詩話》卷一:「耿湋贈田家翁詩:『蠶屋朝寒閉,田家晝雨閒。』此寫出村居景象。但上句語拙,『朝』、『晝』二字合掌。」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合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a̍p tsió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一種佛教儀式,兩掌相合以表示尊敬。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合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合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