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鯰魚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nián y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ián yú
解釋:
  1. →鯰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鯰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ián yú
解釋:
鯰目鯰科魚類的統稱。頭大而扁,嘴闊,上下頜有四根長鬚,無鱗,皮膚多黏液。背蒼黑色,腹白,背鰭、胸鰭上棘刺有毒。約有二千五百多種,布於世界各地。生長於河湖池沼中,白晝棲伏水底泥中,夜晚出來活動,以小魚、貝類、蛙類等維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鯰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Silurus asotus (Linnaeus, 1758)
形態:
體前部粗圓,尾部側扁,頭部寬平。吻短而寬圓。兩對鼻孔,前鼻孔有一根短管,近吻端。口裂大,上位,下頜稍突出。兩頜均有1行絨毛狀齒。幼魚具下頜鬚3對,成魚時下頜鬚退化僅有1對,上頜鬚比頭稍長,下頜鬚為上頜鬚長的1/3-1/5。體裸露無鱗,皮膚光滑。側線平直,沿體側中部而伸達尾基。黏液孔發達,成行排列於側線上方。背鰭相當短小,僅具5軟條;臀鰭長,後方與尾鰭相連,具70-85鰭條;胸鰭具有1鋸齒狀之硬棘以及12-14軟條。體呈暗灰色或灰黃色,體背側灰黑色,腹部白色,體側有不規則的白斑或不明顯的斑紋。
分布:
分布於日本、中國大陸東部、朝鮮、東南亞。台灣西部、南部的河川與池塘均有分布,但野生族群量較稀少,目前以南部養殖較多。
生態習性:
初級淡水魚。底棲性,主要棲息於水生植物叢生的靜水域或緩水流處。白天在草叢間或石縫洞穴中,夜間出來活動。肉食性魚類,性兇猛而貪食,以蝦、小魚及其他無脊椎動物為食。
利用:
為重要養殖食用魚種。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亞組: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目:
鯰目(Order Siluriformes)
首目:
骨鰾首目(Superorder Ostariophysi)
系:
耳鰾系(Series Otophysi)
科:
鯰科(Family Siluridae),Sheatfishes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鯰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iâm-hî/liâm-hû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魚類。頭扁大,無鱗,皮膚多黏液,胸鰭上的棘刺有毒。生長於湖泊池沼中,白晝棲伏水底泥中,夜晚出來活動,專吃小魚、貝類、蛙類等。
同義詞: 鯰仔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鯰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臺灣台語 鯰魚 相關臺灣客語 塘虱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