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豬仔 - 教育百科
ˇ
  • 漢語拼音 zhū zǎi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ū zǎi
解釋:
1.廣東方言。指小豬。
2.稱被誘拐到外國做苦工的人。《清稗類鈔.婚姻類.豬仔之婚姻》:「粵東有被人略賣至外國為苦工者曰豬仔。」《清經世文統編.卷四三.李鍾玨.禁豬仔議》:「同治初年,泰西英荷諸國,開闢荒島,乏人墾治,以重貲誘往作工,遂有販賣豬仔之事。……被拐者驅入舟中,縶其手足,如載群豕,其苦難言,及至外洋,更遭慘酷,十必死五。」《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九回:「那個乾兒子呢,被他幽禁了兩個月,便把他賣豬仔到吉林去了。賣了豬仔到那邊做工,那邊管得極為苛虐,一步都不能亂走的。」
3.被收買利用的人。民國.孫文《民權主義》第四講:「大家都知道現在的代議士,都變成了豬仔議員,有錢就賣身,分贓貪利,為全國人民所不齒。」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相關資料連結
饒平音
相關資料連結
詔安音 相關資料連結
南四縣
釋義:
對應華語: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豬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i-á/tu-á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豬的統稱或專指小豬。
同義詞: 豬仔囝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豬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臺灣台語 豬仔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