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BIOSIS資訊轉換系統 - 教育百科
B
I
O
S
I
S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IOSIS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簡稱 B-I-T-S
作者: 林呈潢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BIOSIS資訊轉換系統(BIOSIS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簡稱B-I-T-S)是由生物摘要公司(Biological Abstracts Inc.)提供的一種資訊服務。1984年美國生物摘要資訊服務社(Bioscience Information Service of Biological Abstracts,簡稱 BIOSIS)推出BIOSIS資訊轉換系統,此系統是利用生物摘要資料庫(BIOSIS Previews),針對個別讀者的資訊需求,按月以磁碟片(Floppy Disk)或磁帶(Magnetic Tape)提供讀者所需的資訊。1984年,IBM公司的個人電腦以及微軟公司發展的MS-DOS剛上市,市面上最被廣泛使用的電腦是Digital Research公司的CP/M ,CP/M有其獨特的磁碟格式,所以整個提供磁碟片的作業也較為複雜。B-I-T-S作業程序大致如下:(1)生物摘要社收到讀者檔案表格(Profile Development Form),(2)設定該讀者的檢索策略(Develop Strategy),(3)預估全年的資料量(Estimate Annual Hits),(4)讀者接獲發票,(5)決定訂購B-I-T-S與否。(如果讀者不訂購,則保留該讀者檔案,一定時間後銷燬),(6)讀者訂購後,賦予讀者和檢索策略編號,(7)以批次的方式執行該檢索策略,(8)將查詢結果轉到IBM 8吋的磁碟,(9)將IBM8吋磁碟轉成CP/M 8吋磁碟,(10)用DISCON產生CP/M + MS-DOS磁碟格式(或繼續轉成蘋果電腦(Apple)適用的 3.5吋高密度磁片),(11)品管,(12)寄出磁片。
  整個作業過程中,讀者的檔案相當重要,通常一分讀者檔案表格(Profile Development Form)除了個人資料外,包括幾個部分:(1)電腦硬體資訊:含電腦種類、作業軟體(MS-DOS;CP/M;PRO-DOS等)、是否具備硬碟;(2)軟體資訊:是使用BIOSIS的BioSuperfile Ⅱ或其他軟體;(3)選擇是要最新資料(Current Awareness)或回溯性資料(Retrospective Search)或是兩者都要;(4)每筆查獲的資料是否要包括摘要;(5)需求的主題。
  此種資訊服務的方式在線上資訊服務盛行後,雖然逐漸式微,但在1980年代初期仍具有其重要性。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BIOSIS資訊轉換系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