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攻苦 - 教育百科
ˇ
  • 漢語拼音 gōng kǔ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ōng kǔ
解釋:
1.艱辛刻苦。唐.韓偓〈即目〉詩二首之二:「干戈歲久諳戎事,枕簟秋涼減夜眠。攻苦慣來無不可,寸心如水但澄鮮。」《柯山集.卷二七.同文唱和詩.鄧忠臣.初伏大雨戲呈无咎詩其四》:「松菊滿山胡不歸,顧同妻子忍攻苦。長歌漫漫何時旦,起坐中夜私自語。」
2.在苦境中奮力求進。元.戴良〈九曲山房外記〉:「至吾父而家益落,吾母徐夫人,佐吾父理家治生,力勤攻苦,餘三十年,而有田有廬,家日以裕。」
3.苦心鑽研學問。宋.仲并〈故左朝請大夫權發遣撫州莊公行狀〉:「公不以門閥自侈,益攻苦為文,試有司,率居高等,遂擢政和二年上舍第。」宋.林希逸〈寄興〉詩:「少時攻苦已成翁,學似無功亦有功。身外事皆隨順去,人間念已掃除空。」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攻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