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普西 - 教育百科
西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usey, Nathan Marsh
作者: 林萬義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普西(1907~)出生於美國愛俄華州康西普路甫斯(Council Bluffs, Iowa),是位教育家及大學校長(1953~1971)。普西促使哈佛大學的捐獻基金款項鉅幅增加,大量更新教學設備,並改進人文學科的教學。從一九七一年起到自哈佛大學退休(1975)為止,普西兼任安佐梅隆基金會(the Andrew W. Mellon Foundation)的董事長。
  普西的學校教育全在哈佛大學完成:一九二八年他大學畢業,獲得文學士學位;一九三二年,修得文學碩士學位;一九三七年,榮獲哲學博士學位之後,即獻身於教育工作。他先到阿普爾頓的勞倫斯學院(Lawrence College in Appleton, Wisconsin),擔任該校實驗性藝文學科規劃方案的導師,然後轉到加州庫拉蒙多的斯克利普學院(Scripps College in Claremont, Calif.)擔任教職。一九四○年,普西到新英格蘭地區,在康州的衛理斯大學(Wesleyan University. in Middletown, Connecticut)發展出了大學一、二年級學生藝文學科的規劃方案;三年後,他在衛理斯大學晉升為古典文學科副教授。一九四四年,他回到勞倫斯學院擔任校長。一九五三年,他接科南特(James B. Conant)而為哈佛大學校長。不久,就如同他過去在勞倫斯學院一般,立即致力於擴大勸募哈佛大學的捐贈基金,提高教師薪津和增建新校舍,添加各種設備。在一九六○年代末,哈佛大學面臨兩次強力封閉校園的事件,一次為反越戰風潮,另一次在一九六九年,普西召集警察進入校園強力制止學生的靜坐抗議事件。一九七一年,他辭去哈佛大學的職務,改任梅隆基金會的董事長。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普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