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伍崇曜(1810-1863) - 教育百科
(1810-1863)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趙飛鵬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伍崇曜,清代藏書家。廣東南海人(今廣州市)。原名元薇,字紫垣。生於嘉慶15年(1810),家世業商,曾在廣州經營怡和洋行。後又以販賣鴉片,私運白銀成巨富。道光21年(1841)鴉片戰爭起,英軍圍廣州,將軍奕山戰敗請降,允賠償英軍贖城等費,崇曜亦出資800,000餘銀元以助。29年,與廣州各洋行聯合抵制英商,抗議英國侵華暴行。咸豐4年(1854),廣東天地會起義,圍攻廣州,崇曜先自行捐輸,召募壯丁守城,繼而廣勸富商出貲,助總督葉名琛扼守水陸要衝,鎮壓會眾。7年英法聯軍攻占廣州,受寵於巡撫柏貴,任與英方交涉之事,雖屢遭英領事巴夏禮之羞辱,仍腆顏事敵,竭力為之效勞,以此種種,先後受清廷賜與舉人出身,候補郎中、候選道臺、加布政使銜、榮祿大夫等銜,同治2年(1833),年54。崇曜立身處世,雖頗有可議,然因雄於貲財,附庸風雅,不惜重價搜購古籍,宋刊元版,亦時有所獲。藏書之所名粵雅堂,又名遠愛樓。所有祕本,皆請人代為校訂,仿[四書全書〕之例,每書後必加題跋,編有〔遠愛樓書目〕。延請譚瑩為其評別挑選,特重粵中文獻,刻成〔粵雅堂叢書〕、〔嶺南叢書〕,又有〔粵東十三家詩〕、〔楚庭耆舊集〕等書。又嘗覆刊元本王象之〔輿地紀勝〕。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伍崇曜(1810-1863)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