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陵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ㄉㄚˋㄊㄨˇㄑㄧㄡㄖㄨˊ:「ㄑㄧㄡㄌㄧㄥˊ」、「ㄕㄢㄌㄧㄥˊ」、「ㄍㄤㄌㄧㄥˊ」。
  2. ㄉㄧˋㄨㄤˊㄏㄨㄛˋㄨㄟˇㄖㄣˊ˙ㄉㄜㄈㄣˊㄇㄨˋㄖㄨˊ:「ㄌㄧㄥˊㄑㄧㄣˇ」、「ㄌㄧㄥˊㄩㄢˊ」、「ㄏㄨㄤˊㄌㄧㄥˊ」、「ㄓㄨㄥㄕㄢㄌㄧㄥˊ」、「ㄕˊㄙㄢㄌㄧㄥ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íng
解釋:
  1. 大土山。
    【例】丘陵、山陵、岡陵
  2. 帝王或偉人的墳墓。
    【例】陵寢、十三陵、中山陵
  3. 欺侮、侵犯。通「凌」。
    【例】陵辱、欺陵、盛氣陵人
  4. 超越、踰越。
    【例】陵駕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íng
解釋:
[名]
1.大土山。如:「丘陵」、「山陵」。《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殽有二陵焉。」三國魏.曹植〈鰕䱇篇〉:「駕言登五嶽,然後小陵丘。」
2.帝王的墳墓。如:「陵寢」、「十三陵」。唐.杜牧〈登樂遊原〉詩:「看取漢家何事業,五陵無樹起秋風。」《儒林外史》第三○回:「中間坐一個看陵的太監,穿著蟒袍。」
3.姓。如明代有陵茂。
[動]
1.登、升。《左傳.成公二年》:「齊侯親鼓,士陵城。三日,取龍。」北魏.溫子昇〈為西河王謝太尉表〉:「將短翮難以陵高,駑乘無由致遠。」
2.超越、踰越。如:「陵駕」。《禮記.學記》:「不陵節而施之謂孫。」《文選.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自以兵強國富,勢陵京城。」
3.欺侮、侵犯。通「凌」。如:「陵辱」。《左傳.隱公三年》:「且夫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漢.王符《潛夫論.忠貴》:「而乃欲任其私知,竊君威德,以陵下民。」
4.淬礪。《荀子.君道》:「兵刃不待陵而勵。」王先謙.集解:「陵謂厲兵刃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niā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地勢或海面隆起的部分。
  2. [[名] ] 某些動物的背部。
音讀: lî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大土山。如:「丘陵」、「山陵」。《說文解字.𨸏部》:「陵,大𨸏(阜)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殽有二陵焉。」三國魏.曹植〈鰕䱇篇〉:「駕言登五嶽,然後小陵丘。」

2. 帝王之塚墓。如:「陵寢」、「十三陵」。唐.杜牧〈登樂遊原〉詩:「看取漢家何事業,五陵無樹起秋風。」《儒林外史》第三○回:「中間坐一個看陵的太監,穿著蟒袍。」

3. 登、升。《左傳.成公二年》:「齊侯親鼓,士陵城。三日,取龍。」北魏.溫子昇〈為西河王謝太尉表〉:「將短翮難以陵高,駑乘無由致遠。」

4. 超越、踰越。如:「陵駕」。《禮記.學記》:「不陵節而施之謂孫。」三國魏.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自以兵強國富,勢陵京城。」

5. 欺侮、侵犯。通「凌」。如:「陵辱」。《左傳.隱公三年》:「且夫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漢.王符《潛夫論.忠貴》:「而乃欲任其私知,竊君威德,以陵下民。」

6. 淬礪。元.熊忠《古今韻會舉要.平聲.蒸韻》:「陵,淬也。」《荀子.君道》:「兵刃不待陵而勁。」清.王先謙.集解:「陵謂厲兵刃也。」

7. 姓。如明代有陵茂。見《萬姓統譜》。

注音: ㄌㄧㄥ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陵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臺灣台語 相關臺灣客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