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代碼(國際標準組織第3166號) - 教育百科
國 | |
家 | |
代 | |
碼 | |
( | |
國 | |
際 | |
標 | |
準 | |
組 | |
織 | |
第 | |
3 | |
1 | |
6 | |
6 | |
號 | |
)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Codes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Names of Countries(ISO 3166-1988) |
作者: | 羅禮曼 |
日期: | 1995年12月 |
出處: |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國際標準組織第3166號,主要係由該組織的技術委員會(Technical Committee ISO/TC46,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與其他10餘個國際組織合作而產生。這些國家代碼係由道路交通協定(Convention on Road Traffic, 1949 and 1968)衍生而成。這個標準適用於任何需要用代碼表示國家或個別地區之名稱,對於資訊交換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用於代表某國之國名或某個別地區之代碼,僅為資訊交換用,與該國之法律地位或其領土疆域無關。其基本原理在於代碼與國名間的關係,一般皆用該國習用之縮寫稱之,以避免反映出其政治立場。所以個別地區的定義是:一國之國名、附屬國之國名、或其他有特殊地緣政治上需要的地區名稱。 對於此代碼若有需要增刪或更改時,其維護總署(Maintenance Agency)會根據使用者實際的需要,定期更新。 此一國際標準提供了3種不同形式的代碼:(1)2位字母代碼(ISO Alpha-2 Country Code);(2)3位字母代碼(ISO Alpha-3 Country Code);(3)3位數字代碼(ISO Numeric-3 Country Code,000-899)。 國際標準之主表分為5個部份:第1部分,包括英文字母順序之國名、正式名稱、2位字母代碼、3位字母代碼、3位數字代碼及備註項;第2部分,依法文字母順序排列,其餘部分相同;第3部分,包括2位字母代碼依字母順序排列,以及其對應之英、法文名稱;第4部分,包括3位字母代碼依字母順序排列及其對應之英、法文名稱;第5部分,包括3位數字代碼依數字由小到大排序及其對應之英、法文名稱。 該標準第1版於1974年出版,第2版於1981年印行,目前是1988牢出版之第3版。其內容以最新版為準。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國家代碼(國際標準組織第3166號)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