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根特的比翠斯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eatrice of Ghent; A Dream
作者: 徐進豐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分三部份的默劇舞劇。柯特西(Antonio Cortesi, 1796-1879)編舞編劇,內容根據1842年聖喬治(J.H.Vernoy de Saint-Georges)的《根特的美女》(The Beauty of Ghent)劇本改編,音樂選用亞當(Adolphe Adam, 1803-1856)及某些作曲家的作品,梅羅(A.Merlo)、楓塔那(G.Fontana)及波卡喬歐(G.Boccaccio)共同佈景設計,1845年3月7日首演於米蘭斯卡拉劇院(Milan, The Teatro alla Scala)。故事內容:雖然已答應下嫁班尼笛托(Benedetto),不過比翠斯(Beatrice)仍禁不住山路卡(San Lucar)侯爵的激情追求而跟他私奔。起先來到一座大宮殿,爾後是一家劇院。深受女兒逃婚羞辱的父親跑來咒罵她。侯爵擲骰子賭博,竟然以她作為押注,結果輸了,被押送至賭局贏家這邊來,最後,她終於發瘋……。比翠斯突然驚醒,發覺原來是一場警示之夢,一切迷惘猶豫也都豁然開朗;此時侯爵進場求婚,驚魂未甫的她斷然拒絕,並且離開,嫁給她的未婚夫 ── 美好的班尼笛托。米蘭斯卡拉劇院先前都原封不動搬演一些法式浪漫舞劇,柯特西這次編的《根特的比翠斯》沿用聖喬治的劇本,只稍加更動,舞蹈則是他自己的風格,是一連串承繼自前輩威加諾(Salvatore Vigano, 1769-1821)的舞蹈戲劇(dance drama),而非法式學院派的舞劇,因此女主角啟用以戲劇能力著稱、學院技巧亦相當傑出的愛斯勒(Fanny Elssler, 1810-1884)。義大利似乎在這一波浪漫舞劇時代中缺席,而它的戲劇傳統也奄奄一息。
參照: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Riccardo Mezzanotte Ed.《The Simon and Schuster Book of the Ballet》1979、Martha Bremser Ed.《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Lincoln Kirstein《Four Centuries of Ballet》1984.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根特的比翠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