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節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nóng mín jié |
解釋:
民國三十年,在重慶舉行第一次全國農林行政會議。出席代表一致認為我國以農立國,農林部呈奉行政院核定,以每年農曆立春日為農民節,於次年正式施行。也作「農民日」。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農民節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Ploughman´s Festivals |
作者: | 高麗娟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節慶名。英格蘭傳統的農民節有六個主要的日子,記載於圖塞(Tusser)的書《農事五百樁》(Five Hundred Points of Husbandry)之中,內容如下:一為「主顯節星期一」(Plough Monday;主顯節一月六日後第一個星期一,農耕之始)、二為「懺悔日」(Shrove Tuesday;聖灰日的前一日)、三為「剪羊毛日」(Sheep Shearing Wednesday)、四為「奉獻教堂紀念日」(Wake Day)、五為「收割結束慶祝會」(Harvest Home)、六為「種子蛋糕日」(Seedcake為加香料種子之蛋糕,播種工作結束時食用)。這些儀式源自羅馬曆法。當人們在行使以上每一種儀式活動時,都會有吟頌、舞蹈等內容,如慶祝「主顯節」時,有「主顯節小的角色出現,手執著劍;而「收割結束慶祝會」舞蹈活動實為《穀倉舞》(Barn Dance)的前身之一,接著續有《懇嬰舞》(Kern Baby);雖「懺悔日」舞蹈與教會的儀式一直有關連,然而,在此所言的節慶其實並非完全與「懺悔」有關,應是更寬、更早的解釋,不僅是宗教性的意義;更具季節性的意義。這六個「農民節」因時代變遷已少見於現今的英格蘭。 |
|
參照: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農民節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