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永樂南藏]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沈津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永樂南藏]即一般通稱的[南藏]。為明成祖朱棣在永樂年間據洪武本藏經重刻,編次有較大改動,收入經籍也少於洪武本。創刻的確切年代已無記載,估計約在[洪武南藏]經版被焚之後一兩年內,畢工於永樂17年(1419),經版57,160塊。全藏千字文編次,由「天」字起,至「石」字號止,共636函,1,610部,6,331卷。該藏雖係據洪武本重刻,但書寫和鏤刻都不及洪武本工整。萬曆12年(1584)以後,在南京又添刻了[永樂北藏]本的[續藏經]41函隨同刷印流通。[永樂南藏]刻就後,經版藏於報恩寺,由南京禮部祠祭清吏司主管批准供全國各地寺院請印,平均每年均可刷印出20藏,故流傳印本較多。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永樂南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