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汩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沉沒、消滅。
    【例】汩沒
  2. →汩汩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亂。《抱朴子.外篇.用刑》:「夫法不立,則庶事汩矣。」宋.王安石〈送潮州呂使君〉詩:「有若大顛者,高材能動人。亦勿與為禮,聽之汩彞倫。」
2.埋沒、消滅。唐.韓愈〈雜說〉:「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谷。」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滇遊日記十二》:「自橋為水汩,乃取道翁溪。」
[副]
水急流的樣子。《楚辭.屈原.九章.懷沙》:「浩浩沅湘,分流汩兮。」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形]
1.急速。《楚辭.屈原.離騷》:「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2.潔淨。《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汩磑磑以璀璨,赫燡燡而爥坤。」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ㄩˋ

1. 治水。《說文解字.水部》:「汩,治水也。」《楚辭.屈原.天問》:「不任汩鴻,師何以尚之。」漢.王逸.注:「汩,治也。鴻,大水也。」

2. 疾速。《楚辭.屈原.離騷》:「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漢.王逸.注:「汩,去貌。疾若水流也。」三國魏.劉劭〈趙都賦〉:「清漳發源,濁滏汩越。」

3. 潔淨。《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汩磑磑以璀璨,赫燡燡而燭坤。」唐.李善.注:「汩,淨貌。」

㈡ㄍㄨˇ

1. 亂。《抱朴子.外篇.用刑》:「夫法不立,則庶事汩矣。」宋.王安石〈送潮州呂使君〉詩:「有若大顛者,高材能動人。亦勿與為禮,聽之汩彝倫。」

2. 埋沒、消滅。唐.韓愈〈雜說〉:「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谷。」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滇遊日記十二》:「自橋為水汩,乃取道翁溪。」

3. 沉迷、迷惑。《朱子語類.卷六.性理三》:「蜚卿問:『仁恐是生生不已之意,人唯為私意所汩,故生意不得流行。』」元.劉元〈木蘭花慢.問神仙何處〉詞:「一任流行坎止,又何須、汩汩名利間。」

㈢ㄏㄨˊ

湧波。《集韻.入聲.沒韻》:「汩,涌波也。」《莊子.達生》:「與齊俱入,與汩偕出,從水之道而不為私焉。」晉.郭象.注:「回伏涌出者,汩也。」

注音: ㈠ㄩˋ ㈡ㄍㄨˇ ㈢ㄏㄨ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汩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