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斯卡舞 - 教育百科
| 波 | |
| 斯 | |
| 卡 | |
| 舞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 英文: | Polska |
| 作者: | 張麗珠 |
| 日期: | 2004年11月 |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
名詞解釋: 舞名。《波斯卡舞》(Polska)是1600年左右,自波蘭傳入丹麥、芬蘭及瑞典之一種鄉村舞。在波蘭原為一種古老之農民舞,波蘭文中稱之為《波蘭舞》(Tanice Polski)。早期斯堪迪那維亞(Scandinavian)國家稱《波斯卡舞蹈》,即來自此種鄉村舞。在丹麥,波斯卡似已成為3/4拍子之雙人舞,有向前行走並就地旋轉之舞步。在奧登色(Odense)地方,波斯卡舞成為結婚典禮之一部分。在瑞典,波斯卡舞包括彈跳與單足跳,開始時之緩慢舞步以及其他多種形式,在1600年左右,已成為鄉村中之流行舞蹈。現代瑞典已有各種變化之波斯卡舞。在芬蘭,波斯卡舞具有一種高貴之風格。十九世紀早期,成為宴會中之前奏。其後則華爾滋舞(Waltz)已代替波斯卡舞成為宴會之前奏,而波斯卡舞則成為宴會之最後一支舞,被稱為臨別的波斯卡。現在在芬蘭所有之雙人舞,圓舞或方塊舞(通常皆為3/4拍子),皆源自原來之波斯卡舞。 |
|
|
參照: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波斯卡舞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