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彩畫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dàn cǎi huà |
解釋:
一種西洋繪畫技法。將顏料調和蛋白、蛋黃和水,也有另加蜂蜜、樹皮等。如此塗料能使畫面有光澤,不裂,不剝落,且不褪色。流行於歐洲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期。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蛋彩畫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Tempera |
作者: | 郭禎祥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蛋彩畫是指用全蛋或蛋黃做為調色的媒劑,與顏料調和來完成的書作。作畫的準備工作比較麻煩,首先要準備石膏底板,且需經過一番技巧性的處理過程,蛋劑的調製也是另一番學問,加上顏料的選擇等,這些專門的學問並非一般初學者所能輕易掌握的。 雖然其製作過程較繁複,但其表現風格確實有一股特別吸引人的味道,可以做極細緻的描寫、層次分明、古樸而且厚實,例如:當年美國寫實大師魏斯(Andrew Wyeth)的畫作,就曾經風靡一時。其實這種作畫方式是一種古老的技法,但至今仍有其存在的價值。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蛋彩畫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