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齒海燕 - 教育百科
直 | |
齒 | |
海 | |
燕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直齒海燕Asterina sarasini屬於海燕科Asterinidae為一種小型海燕,5 腕,腕短小,身體較薄,輻長(R)與間輻長(r)的比值為14 mm/10mm。背板呈覆瓦狀橫向及縱向規則排列,背板在10倍顯微鏡之下表面略平滑,但在80倍則可看到許多瘤狀半透明突起。皮鰓單個,僅位在背面,主要集中在體盤中央及腕的中線兩側,腕的2/3以下及間輻區幾乎無皮鰓。肛門略位於體盤中央,被一圈小棘包圍。腹板排列緊密規則,但不呈覆瓦狀,每一個腹板上約有3個排成一列的小棘,身體邊緣的小棘發達。溝棘6~7個一組,有皮膜覆蓋。二塊口板明顯,周圍有3~5個小棘。口棘20多個,圍成一排,中間的較長。動物生活時為淡棕色,乾標本為灰白色。2個標本採自枝狀珊瑚基部,水深3~8米處的海底。這種海星多躲藏在珊瑚基部的岩縫中,石塊下並沒有發現。可能以礁岩上附著微細藻類及小型生物為食。 分布在錫蘭地區、孟加拉灣、澳洲北部、日本南部及中國南部等地的海域。台灣地區則在恆春以及臺東成功鎮的礁岩海域有發現,是較稀有的物種。 |
|
知識 1: 朝下(Under)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直齒海燕 | |
中文門名: | 棘皮動物門 |
中文屬名: | 海燕屬 |
紀錄類別: | 無脊椎動物棘皮知識單元 |
中文科名: | 海燕科 |
棲所環境: | 珊瑚礁區 |
拉丁種小名: | sarasini |
拉丁屬名: | Asterina |
中文綱名: | 海星綱 |
拉丁界名: | Animalia |
拉丁科名: | Asterinidae |
拉丁門名: | Echinodermata |
學域-大分類: | 動物-棘皮動物類 |
分布深度: | 3~20m 淺海區 I |
中文界名: | 動物界 |
世界地理分布: | 錫蘭地區 |
台灣分布地點: | 恆春 |
中文目名: | 瓣棘海星目 |
拉丁目名: | Valvatida |
拉丁綱名: | Asteroidea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直齒海燕 |
英文名: | Indianastra sarasini |
描述: 屬於海燕科Asterinidae為一種小型海燕,5 腕,腕短小,身體較薄,輻長(R)與間輻長(r)的比值為14 mm/10mm。背板呈覆瓦狀橫向及縱向規則排列,背板在10倍顯微鏡之下表面略平滑,但在80倍則可看到許多瘤狀半透明突起。皮鰓單個,僅位在背面,主要集中在體盤中央及腕的中線兩側,腕的2/3以下及間輻區幾乎無皮鰓。肛門略位於體盤中央,被一圈小棘包圍。腹板排列緊密規則,但不呈覆瓦狀,每一個腹板上約有3個排成一列的小棘,身體邊緣的小棘發達。溝棘6~7個一組,有皮膜覆蓋。二塊口板明顯,周圍有3~5個小棘。口棘20多個,圍成一排,中間的較長。動物生活時為淡棕色,乾標本為灰白色。2個標本採自枝狀珊瑚基部,水深3~8米處的海底。 |
|
分布: 分布在錫蘭地區、孟加拉灣、澳洲北部、日本南部及中國南部等地的海域。台灣地區則在恆春以及臺東成功鎮的礁岩海域有發現,是較稀有的物種。 |
|
作者: | 李坤瑄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