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赤尾青竹絲 - 教育百科
ˋ
ˇ
ˊ
  • 漢語拼音 chì wěi qīng zhú sī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ì wěi qīng zhú sī
解釋:
動物名。一種蛇。爬蟲綱有鱗目。背部呈草綠色,尾部赤色,體長約一尺七寸,含劇毒,常棲息在草樹叢中。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赤尾青竹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棲息於山區或開墾地附近,喜好在稍潮濕的環境。夜間活動,動作緩慢,攻擊性強,毒性雖不強,仍有咬死人的可能,需小心因應。以蛙、蜥蜴、鳥和小型哺乳類為食。胎生,於 夏季生產,每窩可產2-15條仔蛇,約1年便可達性成熟。
知識 1: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赤尾青竹絲
中文門名: 脊索動物門
紀錄類別: 脊椎動物爬蟲知識單元
中文科名: 腹蛇科
拉丁亞門名: Vertabrata
拉丁屬名: Trimeresurus
中文綱名: 爬蟲綱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科名: Viperidae
拉丁門名: Chordata
學域-大分類: 動物-爬蟲類
拉丁亞目名: Serpentes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中文亞目名: 蛇亞目
中文目名: 有鱗目
拉丁目名: Squamata
拉丁綱名: Reptili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赤尾青竹絲
英文名: Trimeresurus stejnegeri
描述:
赤尾青竹絲是一種小型的蛇類,最大全長可達90公分,其頭呈三角形,眼睛紅色,全身翠綠。因為尾巴後段磚紅色,故民間多以焦尾巴稱呼赤尾青竹絲。多數的雌蛇在身體和腹部交接處有一條白色的細縱線,而多數的雄蛇除了有此白色的細縱線外,在白線下還緊接著一條紅色的細縱線。赤尾青竹絲是以胎生方式生殖的蛇類,於秋季交配,隔年夏季生產。每窩大約可產下2到15條仔蛇,初生仔蛇全長約26公分,約1年便可達性成熟。
分布:
赤尾青竹絲廣泛分布於臺灣全島和蘭嶼平地至2000公尺左右之中低海拔地區,數量相當普遍,分布很廣。此外,從中國西南、中南部地區以及吉林省東南邊、長白山、印度東北邊、緬甸、泰國至越南都有分布。
作者: 王緒昂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Trimeresurus stejnegeri stejnegeri (Schmidt, 1925)
形態:
小型蛇,又名赤尾鮐,背鱗列數為21列。其與無毒的青蛇在外形上可明顯區分的特徵是:1.赤尾青竹絲的頸部細長,頭呈明顯的三角形;青蛇則為橢圓形。2.赤尾青竹絲的身體兩側有1條自頸部延伸至尾的白色縱線;青蛇則無。3.赤尾青竹絲之尾部為磚紅色;肓蛇則為通體綠色。大部分雄性赤尾青竹絲體側的白色縱線下,尚有1條紅色縱線。
分布:
台灣、中國大陸、印度、緬甸、泰國、越南。
生態習性:
赤尾青竹絲在台灣的族群數量很多,且棲地形態極為廣泛,由低海拔次生林到2,000多公尺山區的各類型環境皆能發現到牠的蹤跡。多於夜間活動,以蛙、蜥蜴、鳥類為主要食物,胎生。
目:
有鱗目(Class Squmata)
亞目:
蛇亞目 (Suborder Serpentes)
科:
蝮蛇科 (Family Viper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赤尾青竹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