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白格村小學(瑞士)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rimary School of Burgdorf (Swiss)
作者: 蘇永明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白格村是裴斯泰洛齊(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 1746~1827)教學的第三個地方;在新莊(Neuhof)和斯坦茲(Stanz)之後,依佛頓(Yverdun)之前,時間是從一七九九年到一八○四年。由於斯坦茲一再陷於戰亂,裴氏的孤兒院又被征用為醫院,他只好黯然離開斯坦茲。他到白格村是先擔任一所學校的教師,但因肺病而辭職;在復原後,裴氏受邀到白格村的一座城堡去辦學。這一方面是由於在海爾維第政府(Helvetic Government)的朋友之協助,另一方面,「教育之友社」(Society of the Friends of Education)也為裴氏籌募到一筆經費。這個社團是由斯塔佛(Stapfer)發起,目的在資助裴氏的教育事業;但這團體也有權視導裴氏所辦的學校。
  在白格村,裴氏經營了一所寄宿學校,這是為富家子弟而設的。一直到一八○三年,瑞士政府將此城堡收回,學校才遷往他處。裴氏同時也受到克魯西(Krusi)的協助;克魯西是二十五歲的年輕人,他正在白格村負責照料二十八名戰爭的孤兒,但克魯西的學校是受海爾維第政府的公共教育部長(Helvetian Minister of Public Instruction)費雪(M. Fisher)的管轄。也因此費雪對裴氏的教育措施非常感興趣,並有多次長談。裴氏這段期間的工作,在他給當時在伯恩(Bern)政府(當時的中央政府所在地)的一封信裡,曾說明了他這一時期的工作目標:
1.將他的教學法在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實驗其效果。2.對實驗及研究的結果加以出版,以提供盡職的家長和教師參考,使他們也知道怎麼做。3.在理論和實務方面訓練教師,使他們能勝任;他訓練的方式是利用幾項資源,包括克魯西的學校、他自己的寄宿學校、費雪所提議設置的師範學校(Normal School),及用寄宿學校的收入所支持的孤兒院。在各方的協助下,裴氏達成了上述目標,並於一八○一年出版了〔格楚德如何教小孩〕(How Gertrude Teaches Her Children)。當然,書中的主角就是裴氏自己的化身;這等於是他的自傳及教育事業的敘述。這本書為他帶來不小的名聲,也吸引了許多人到白格村來參觀;而幾乎裴氏的重要著作,都是在這個時期出版的,包括許多教師手冊及直觀教學的原理。  在白格村,裴氏的教學事業達頂點,並廣受愛戴;一八○二年,他被選為代表,到巴黎去觀摩制憲,以為結束瑞士的內戰做準備。在巴黎時,裴氏想面見拿破崙及其教育官員,可是被拒絕了。在回國後,卻由於瑞士政府的改組,白格村的城堡被收回當州政府辦公室,裴氏只好結束在白格村的教育事業。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白格村小學(瑞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