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蠻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ㄏㄨㄟˇ
  • 部首外筆畫 19
  • 總筆畫 25
  • 漢語拼音 mán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ㄓㄨㄥㄍㄨㄛˊㄍㄨˇㄉㄞˋㄋㄢˊㄈㄤㄓㄨㄥˇㄗㄨˊ˙ㄉㄜㄔㄥㄏㄨㄖㄨˊ:「ㄋㄢˊㄇㄢˊ」。
  2. ㄌㄨㄛˋㄏㄡˋ˙ㄉㄜㄨㄟˋㄎㄞㄏㄨㄚˋ˙ㄉㄜㄖㄨˊ:「ㄇㄢˊㄖㄣˊ」、「ㄇㄢˊㄗㄨˊ」、「ㄇㄢˊㄏㄨㄤ」、「ㄇㄢˊㄅㄤ」。
  3. ㄊㄞˋㄉㄨˋㄑㄧㄤˊㄏㄥˋㄅㄨˋㄐㄧㄤˇㄉㄠˋㄌㄧˇㄖㄨˊ:「ㄇㄢˊㄏㄥˋ」、「ㄇㄢˊㄍㄢˋ」。
  4. ㄏㄣˇㄈㄟㄔㄤˊㄕˊㄈㄣㄊㄨㄥ滿ㄇㄢˇ」。ㄖㄨˊ:「ㄇㄢˊㄏㄠˇ˙ㄉㄜ」、「ㄇㄢˊㄎㄜˇㄆㄚˋ˙ㄉㄜ」、「ㄇㄢˊㄅㄨˋㄐㄧㄤˇㄌㄧ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án
解釋:
  1. 古代對南方種族的稱呼。
    【例】蠻族、南蠻
  2. 強橫、粗野。
    【例】蠻橫、蠻幹
  3. 很、挺。
    【例】蠻可怕的、蠻厲害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án
解釋:
[名]
中國南方種族的舊稱。《禮記.王制》:「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唐.王勃〈滕王閣序〉:「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形]
1.強橫、不通情理。如:「蠻橫」、「蠻不講理」。《文明小史》第五六回:「你近來如何越弄越頑固,越學越野蠻了?」
2.文明發展程度上,處於較原始狀態的。《後漢書.卷三二.樊宏陰識列傳.樊宏》:「化自聖躬,流及蠻荒,匈奴遣伊秩訾王大車且渠來入就學。」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齊有宦者內參田鵬鸞,本蠻人也。」
[副]
1.強悍、粗野。如:「蠻幹」、「胡擾蠻纏」。《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二:「省得他自家蠻做出事來,不免用個計較哄他在圈套中了,再作道理。」
2.很、挺、十分。通「滿」。如:「蠻好的!」、「蠻可怕的。」《海上花列傳》第三回:「三先生也蠻明白哚!俚真真用脫仔倒罷哉,耐看俚阿有倽用場嗄?」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bâ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我國南方種族舊稱。《說文解字.虫部》:「蠻,南蠻,蛇穜。」《禮記.王制》:「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唐.王勃〈滕王閣序〉:「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2. 落後、未開化。《後漢書.卷三二.樊宏陰識列傳.樊宏》:「化自聖躬,流及蠻荒,匈奴遣伊秩訾王大車且渠來入就學。」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齊有宦者內參田鵬鸞,本蠻人也。」

3. 強橫粗野、不通情理。如:「蠻橫」、「蠻不講理」。《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二:「省得他自家蠻做出事來,不免用個計較哄他在圈套中了,再作道理。」《文明小史》第五六回:「你近來如何越弄越頑固,越學越野蠻了?」

4. 很、挺、十分。通「滿」。《海上花列傳》第三回:「三先生也蠻明白哚!俚真真用脫仔倒罷哉,耐看俚阿有倽用場嗄?」

注音: ㄇㄢ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蠻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臺灣台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