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普渡 - 教育百科
ˇ
ˋ
  • 漢語拼音 pǔ dù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ǔ dù
解釋:
  1. 佛教、道教上指廣行佛法,以救眾生。
    【例】普渡眾生
  2. 民俗稱於中元節舉行的盂蘭盆會。
    【例】中元普渡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普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ǔ dù
解釋:
1.佛教、道教上指廣行佛法,以救眾生。如:「普渡眾生」。明.汪廷訥《獅吼記》第四齣:「飛錫入紅塵,誰識根因。金繩覺路去來身,日把慈航浮法海,普渡迷人。」明.張萱《西園聞見錄.卷一○五.佛》:「蓋能普渡眾生,乃佛菩薩之行;若修齋供佛,則沙門之職也。」也作「普度」。
2.民俗稱於中元節舉行的盂蘭盆會。如:「中元普渡」。也作「普度」。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普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普渡的目的即超渡孤魂野鬼,道士科儀中的普渡科儀要進行一連串的法事,從男堂女室的獻貢、巡筵、登壇說法到普渡化食,有一連串的科儀形式,道士們一面誦經懺,一面依經懺的段落丟擲糕餅水果或硬幣,附近的居民除配合在下午準備好供品外,有時也會在此時撿拾道士丟出的祭品,據說可保平安。
知識 1:
其他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普渡
功能用途: 祭祀
學域-大分類: 人類-台灣漢人民間信仰
文化區: 台灣
族群: 漢﹝Han﹞
紀錄類別: 台灣漢人民間信仰知識單元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相關資料連結
南四縣
相關資料連結
釋義:
對應華語: 普渡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普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hóo-tōo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一種民間習俗。一般民眾認為農曆七月是鬼門大開的時候,所有的孤魂野鬼都會在此時被放出來,因此會擺設供品來祭拜他們。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普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臺灣台語 普渡 相關臺灣客語 普渡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