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笨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ㄅㄨˋㄘㄨㄥㄇㄧㄥˊㄖㄨˊ:「ㄩˊㄅㄣˋ」、「ㄅㄣˋㄉㄢˋ」。
  2. ㄅㄨˋㄌㄧㄥˊㄑㄧㄠˇㄅㄨˋㄌㄧㄥˊㄏㄨㄛˊㄖㄨˊ:「ㄅㄣˋㄓㄨㄥˋ」、「ㄅㄣˋㄕㄡˇㄅㄣˋㄐㄧㄠˇ」。
  3. ㄘㄨㄉㄚˋㄔㄣˊㄓㄨㄥˋㄖㄨˊ:「ㄅㄣˋㄓㄨㄥˋ」、「ㄘㄨㄅㄣ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笨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èn
解釋:
  1. 記憶和理解能力不好。
    【例】愚笨
  2. 不靈巧、不靈活。
    【例】笨手笨腳
  3. 粗大、不精細。
    【例】笨重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èn
解釋:
[形]
1.理解能力不強或記憶能力不佳。如:「笨蛋」、「愚笨」。
2.不靈巧、不靈活。如:「笨手笨腳」。《兒女英雄傳》第一三回:「我的嘴笨,也說不上個甚麼來。」
3.龐大沉重。如:「笨重」。《清史稿.卷一四九.交通志一》:「有鐵路,則機器可入,笨貨可出。」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ū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形容人動作不靈敏。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竹裡,竹內之白膜。《說文解字.竹部》:「笨,竹裡也。」五代十國.徐鍇.注:「笨,竹白也。」《廣雅.釋草》:「竹,其表曰笢,其裏曰笨。」清.王念孫.疏證:「竹內白皮也。」

2. 不靈巧、不靈活。如:「笨手笨腳」。《晉書.卷四九.列傳.羊曼》:「大鴻臚陳留江泉以能食為穀伯,豫章太守史疇以大肥為笨伯。」《兒女英雄傳》第一三回:「我的嘴笨,也說不上個甚麼來。」

3. 理解力或記憶力不佳。《紅樓夢》第六七回:「咱們家沒人,俗語說:『笨雀兒先飛』,省的臨時丟三落四的不齊全,令人笑話。」

4. 龐大沉重。《兒女英雄傳》第一三回:「有粗笨活,只管交給我。」《清史稿.卷一四九.交通志一》:「有鐵路,則機器可入,笨貨可出。」

5. 粗陋、不精緻。《字彙.竹部》:「笨,粗率也。」《南史.卷七五.隱逸列傳上.劉凝之》:「夫妻共乘蒲笨車,出市買易,周用之外,輒以施人。」

注音: ㄅㄣ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笨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