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知覺線索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erceptual Cues
作者: 蕭金土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三度空間(立體空間)的知覺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個體必須了解自己在空間內事物間的關係及其變化的原則(此即為空間知覺),而後才能適應周遭的環境。
  空間知覺以感覺為基礎。構成空間知覺的感覺基礎,最主要的是視覺線索及聽覺線索。換言之,視覺線索及聽覺線索即是知覺線索的基礎。茲將兩者分別敘述如下:
  1.視空間知覺:視空間知覺方面主要包括:
  (1)單眼線索:單眼能知覺物體的距離,主要是經由物體相對面積的大小、物體的重疊、線條的長短、移動和光影等視覺線索所形成。
  (2)雙眼線索:因兩眼距離約二又二分之一吋,因此在兩眼網膜上所形成的同一物體的影像亦稍有不同,此現象稱之為雙眼像差。雙眼像差在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融合,形成立體的視覺。
  2.聽空間知覺:聽空間知覺方面主要包括:
  (1)單耳線索:單耳所得線索,雖不能有效判斷聲音方向,但卻能辨明聲音距離的遠近,其主要根據線索為強度與複雜性兩種線索。
  (2)雙耳線索:同時運用兩耳才能確實辨明聲音的方向,而其主要線索為兩耳時間差、強度差及波壓差等。
  總之,知覺線索是以視覺線索與聽覺線索為基礎,並經此兩種線索以構成個體維持生命所必需之三度空間知覺。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知覺線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