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羊皮鼓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Yang P´i Ku Wu
作者: 巫允明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羌族民間舞蹈。流傳於四川北部汶縣、理縣等地的羌族聚居區。羌語音譯為《布茲拉》或《莫恩達沙》(即《喪舞》)。由一至二名巫覡(羌族稱作:許)主持,用於驅邪、占卜、舉辦男子成年禮、喪事禮儀和超渡亡靈等儀式的古老傳統祭祀性舞蹈。舞蹈場地按需要而定室內或室外。開始多以單一節奏鼓點為禱詞或咒語伴奏,然後,邊舞邊敲打羊皮抓鼓。鼓點的強弱與節奏變化,與舞蹈動作的幅度和速度相對應,同時口中唸唸有詞。舞蹈中每種動作均做四方,按逆時針方向穩而下沉地旋轉。動作時而緩慢、細膩,時而粗獷、豪放,氣氛始終保持在莊嚴、肅穆之中。在二人共同作舞時,有:左右穿梭、和相對而舞的動作組合。主要步法有:〈深蹲大跳〉、〈蹲跳步晃擊鼓〉、〈深蹲步擊鼓〉、〈蹉步擊鼓〉、〈擰身擊鼓〉等。在從頭到尾的舞動中,雙腿始終保持著屈膝姿態和不停地顫動。作為喪事禮儀時,該舞在第二天進行。舞者纏白色大包頭、在藍色長衫外,腰繫白色百褶裙。民國二十年左右巫覡戴有彩色布條或紙條頭盔、上身斜掛大馬鈴,其他裝束與現在相同。無樂器伴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羊皮鼓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