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股鱗蜓蜥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日行性,卵生,每窩約生3-5顆蛋,以昆蟲及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喜於樹林邊緣活動,尾巴極易自割。
知識 1: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股鱗蜓蜥
中文門名: 脊索動物門
中文屬名: 蜓蜥屬
紀錄類別: 脊椎動物爬蟲知識單元
中文科名: 石龍子科
拉丁亞門名: Vertabrata
拉丁屬名: Sphenomorphus
中文綱名: 爬蟲綱
拉丁界名: Animalia
分布海拔高度: 0~500公尺
拉丁科名: Scincidae
拉丁門名: Chordata
學域-大分類: 動物-爬蟲類
拉丁亞目名: Sauria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世界地理分布: 中國大陸
台灣分布地點: 南部
中文亞目名: 蜥蜴亞目
中文目名: 有鱗目
拉丁目名: Squamata
拉丁綱名: Reptili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股鱗蜓蜥
英文名: Sphenomorphus incognitus
描述:
股鱗蜓蜥是體長約8公分,最大全長可達22公分的石龍子科蜥蜴。體背主要為褐色的股鱗蜓蜥,背後有許多的暗色雜斑分布,體側由吻端經過眼而延伸至尾之基部有一黑色寬縱帶。幼體尾巴末端呈紅色的股鱗蜓蜥,雖然在外型上與印度蜓蜥十分相似,但除了在大腿股部有著鱗片不規則排列的區域外,體腹為白色的股鱗蜓蜥,也可以腹部顏色來與體腹黃色的印度蜓蜥作區別。股鱗蜓蜥為以卵生方式生殖的蜥蜴,每窩可產下卵1到6枚。
分布:
股鱗蜓蜥僅侷限分布在臺灣本島的高雄、屏東、台東與離島蘭嶼等地500公尺以下之低海拔山區;此外,在中國南部、海南島、湖北、雲南等地亦有其分布。
作者: 王緒昂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outh China Forest Skink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Sphenomorphus incognitus (Thompson, 1912)
形態:
吻肛長最大約有8公分左右,尾長約可達吻肛長的1.5~1.7倍;無鼻上鱗及鼻後鱗,下眼瞼無瞼窗覆滿小鱗片,頸鱗最多1對,全身鱗片光滑無稜脊,體中段鱗列數為37~38,後肢大腿的後側有一不規則排列的大形鱗片區,第4趾下有皮瓣21~26片,大型肛前鱗2片;體背面褐色,上雜有許多成縱紋排列趨勢的黑點,側面有一條由吻端到尾基部的黑色寬縱紋,寬縱紋下的體側以白色調為底散有許多黑色斑點,腹面白色,幼體的尾巴末端為紅色。
分布:
台灣及中國大陸南部。
生態習性:
喜棲於海拔800公尺以下,山區樹林邊緣草石交雜的區域;日行性,以昆蟲等小型節肢動物為食,尾部易自割,卵生。
目:
有鱗目(Class Squmata)
亞目:
蜥蜴亞目(Suborder Lacertilia)
科:
石龍子科(Family Scincidae),Skinks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股鱗蜓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