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裸胸鮋(伊豆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Scorpaena izensis (Jordan et stark, 1904)
形態:
頭部無麟,頭頂有一橫凹溝,總蓋骨、吻部與眼眶中央上方有短小皮瓣,眶前骨下緣最後一棘垂直向下。口大,齒利,腭骨有齒。胸鰭上腋部有扁平皮瓣,其軟條數目是鮋屬中最多的,約17~20條。除胸部裸露無鱗外,魚體其餘部分均被櫛鱗,故被稱為「裸胸鮋」。無鰾。體紫紅色其上散有蠕狀斑紋,體側下半有金色光澤,腹部白色,背鰭硬棘部分有一黑斑,體型可達30公分,屬於中大型鮋魚類。棘有劇毒。
分布:
日本、韓國、中國沿海及台灣東北部海域。
生態習性:
生活在100~150公尺泥沙底質的水域,是鮋科當中棲息較深的種類,外型似石,常隱伏於岩礁旁,又稱為「石狗公」。肉食性,以甲殼類為主食。繁殖季節為春季,會將卵產於膠質球囊中。
利用:
是常見的種類,肉質味美,港邊漁市場常見販售。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亞組: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目:
鮋目(Order Scorpaeniformes)
首目: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亞目:
鮋亞目(Suborder Scorpaenoidei)
系: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科:
鮋科(Family Scorpaen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裸胸鮋(伊豆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